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2 篇 劳动
  • 1 篇 平均
  • 1 篇 粗陋的共产主义
  • 1 篇 平均主义
  • 1 篇 重农学派
  • 1 篇 共产党宣言
  • 1 篇 总体辩证法
  • 1 篇 平均利润
  • 1 篇 传统社会
  • 1 篇 私有制
  • 1 篇 中国语境
  • 1 篇 自由个性
  • 1 篇 主体
  • 1 篇 国家
  • 1 篇 马克思辩证法
  • 1 篇 财富观
  • 1 篇 物质生活实践
  • 1 篇 传统观念
  • 1 篇 重商主义
  • 1 篇 交换价值

机构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6 篇 黄志军
  • 6 篇 huang zhijun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人的存在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再论重商主义和重农派的财富观及其主体之思--从《巴黎手稿》笔记本Ⅲ“私有财产和劳动”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 2025年 第1期39卷 141-151页
作者: 黄志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通过对重商主义和重农派的返本研究和历史考察,可以指认如下观点是做了简单化和标签化处理的,即重商主义把劳动或主体置于财富之外,而重农派则把劳动移入了财富之中,并将其作为财富的主体本质。究其实质,重商主义并没有把财富即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传统观念的理解与改造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4年 第12期10卷 39-47页
作者: 黄志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根据《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决裂”的思想论断,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传统观念采取的是种彻底的否定态度。然而,倘若回到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思想进程中,对他们所理解的传统观念予以辨析,便可知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辩证法与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基于对反马克思辩证法者批判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 2022年 第4期4卷 24-30页
作者: 黄志军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林和伯恩施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两位具有代表的反马克思辩证法者。他们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攻击,不是纯粹的理论攻击,而是与对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理解紧密相关。依据批判对象的理论特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杜林的反驳主要立足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马克思对“平均”概念的两种理解及其理论效应
收藏 引用
研究 2022年 第12期 38-44页
作者: 黄志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马克思对“平均”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种“平均”概念,即把各个要素简单相加进而平分出个结果。它以事物的同质为前提,实质上消解了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差异,仅具有形式的普遍,而无法保存个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自由个的显现——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年 第10期8卷 26-34页
作者: 黄志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对自由个显现的理解与社会形式的三阶段理论息息相关。沿着“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条道路”的逻辑,马克思揭示了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对个的压制过程,即“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语境
收藏 引用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年 第2期7卷 118-125页
作者: 黄志军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市民社会理论是理解现代中国社会个重要维度。方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解现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和术资源。围绕近期界关于市民社会的争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真切把握和现代建构逐渐显现出来,其等价交换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