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法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 篇 方法论
  • 1 篇 高校思政课
  • 1 篇 文博空间
  • 1 篇 世界观
  • 1 篇 生成逻辑
  • 1 篇 毛泽东
  • 1 篇 “大思政课”
  • 1 篇 智库
  • 1 篇 自我确证
  • 1 篇 高校
  • 1 篇 新质生产力
  • 1 篇 人际关系
  • 1 篇 阅读推广
  • 1 篇 军工建设
  • 1 篇 新时代
  • 1 篇 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篇 课程化
  • 1 篇 场所精神
  • 1 篇 弘扬路径
  • 1 篇 新型智库

机构

  • 8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 篇 金陵科技学院
  • 1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者

  • 4 篇 季卫兵
  • 2 篇 张英
  • 2 篇 张文洁
  • 1 篇 chen keke
  • 1 篇 李涵
  • 1 篇 李俊奎
  • 1 篇 马其峥
  • 1 篇 li han
  • 1 篇 zhang wenjie
  • 1 篇 胡中俊
  • 1 篇 li junkui
  • 1 篇 郭瑞昭
  • 1 篇 zhu guofen
  • 1 篇 李延泽
  • 1 篇 li yanze
  • 1 篇 朱国芬
  • 1 篇 赵玉瑜
  • 1 篇 zhao yuyu
  • 1 篇 guo ruizhao
  • 1 篇 陈柯柯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度工业文化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源流与引领研究”"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课程思政的三种形态、实践原则与建设路径
收藏 引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5年 第1期41卷 154-160页
作者: 赵玉瑜 朱国芬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0014
课程思政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在知识传授中健全世界观,第二种形态是在思维培养中掌握方法论,第三种形态是在共同探索中提升审美力。在实践中,第一种形态要以全面准确掌握课程知识体系、全力学习提升思政理论素养、全程贯穿融合教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生成逻辑与弘扬路径
收藏 引用
理论观察 2025年 第1期 66-70页
作者: 张英 季卫兵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分。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特征,其内核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和育人,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积淀。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学家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科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智时代地方新型智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收藏 引用
图书馆 2025年 第1期 60-67页
作者: 李涵 郭瑞昭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21009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230026
地方新型智库在推动各培育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智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地方新型智库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实践理路,使得地方智库在引导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深转型升级、激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基于毛泽东关于军工建设的相关论述
收藏 引用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25卷 1-8页
作者: 李延泽 李俊奎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新中国成立后,为捍卫新生人民政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以军工建设为先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以毛泽东关于军工建设的相关论述为主线进行研究不难发现,早期社会主义工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工信领域历史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收藏 引用
工业信息化教育 2024年 第10期 1-4页
作者: 胡中俊 季卫兵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校思政课教师将这些成就融入所授课程,能更好地贯彻大思政课的理念,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自信。在融入原则上,应遵循坚持政治性与学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价值探赜
收藏 引用
民主与科学 2024年 第4期 35-40页
作者: 张英 季卫兵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精神的价值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马克思进一步观察到,科学家在实践过程中凝练出独特的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厚植家国情怀为导向的高校特色阅读推广实践探究——以江苏省J高校图书馆为例
收藏 引用
改革与开放 2024年 第13期 49-56页
作者: 马其峥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
以校园特色阅读推广助力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之一。近来,江苏省J高校图书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文化育人的新要求,以厚植师生家国情怀为目标和主线,增加图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场所精神在提升文博空间育人实效中的表现与实践策略
收藏 引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4期37卷 70-75,92页
作者: 陈柯柯 张文洁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文博空间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如何高效发挥其育人功能是文博空间设计的重要课题,挪威学者诺伯舒兹提出的场所精神为此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探讨场所精神在文博空间中的存在,以及在文博空间营造场所精神对提升育人实效的表现,进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思政课”资源向高校思政课程转:必要性、内涵与进路
收藏 引用
改革与开放 2024年 第10期 35-42,50页
作者: 张文洁 季卫兵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遵循和内在要求,推动“大思政课”资源向高校思政课程转有助于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充分融合,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成效。“大思政课”资源向高校思政课程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