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正日益与各个行业相融合。在目前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中,利用自动化技术,对信息进行更有效、准确的整理和输出,将人们从大量、重复性高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的出现为这一发展趋势带来了新的技术,RPA技术的作用是在清晰、确定的规则之下,替代人类操作完成具有重复性、机械性特点的标准化工作。当前,RPA技术已经逐步运用到银行、保险等业务流程中去,但还没有广泛的研究将其运用到审计实践工作中去。因此本文以科研经费审计为研究背景,以RPA技术为研究工具,结合实际审计案例,探索RPA技术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在前几章里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等进行了介绍,然后总结了审计技术方法、RPA技术、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经费审计等内容的研究现状,随后对科研经费审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审计的现状和思路、常用的审计工具,以及科研经费审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优化思路分析;其次,提出在实务中引入RPA辅助审计的建议,详细介绍了RPA技术的原理,对其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几种主要RPA工具进行功能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RPA技术在科研经费审计中的运用框架;最后,将RPA技术与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实际参与的审计项目进行结合,对其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在审计中能解决哪些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审计需求的发送与资料收取、政策文件的收集、软件著作权分析对比、劳务费发放问题分析以及函证填写问题分析几个方面的自动化审计操作,通过对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来验证RPA技术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科研经费审计案例的具体流程,创建了RPA技术在科研经费审计中的应用框架并进行实践操作,同时这也达到了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让传统审计方法中容易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得到改善。同时也让审计时能够选择的工具有了更多选项,促进RPA技术在特定审计流程中的广泛与规模化运用,对于RPA软件的功能以及与其他大数据工具结合使用进行探究,为RPA技术在其他审计项目中的推广以及更多行业中的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