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 篇 工学
    • 1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主题

  • 16 篇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 5 篇 地面沉降
  • 3 篇 雷达图像
  • 3 篇 矿山沉陷
  • 2 篇 地面沉降监测
  • 2 篇 水准测量
  • 2 篇 开采沉陷
  • 2 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 2 篇 相位解缠
  • 2 篇 黄土高原
  • 1 篇 二等水准测量
  • 1 篇 同震形变场
  • 1 篇 形变监测
  • 1 篇 大型人工线状地物
  • 1 篇 高空间分辨率
  • 1 篇 平均绝对偏差
  • 1 篇 去干扰处理
  • 1 篇 形变
  • 1 篇 分布式散射体干涉...
  • 1 篇 自动识别

机构

  • 2 篇 长安大学
  • 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河北省遥感中心
  • 2 篇 天津市测绘院
  • 1 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 1 篇 天津市控制地面沉...
  • 1 篇 school of survey...
  • 1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1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1 篇 江西省电力设计院
  • 1 篇 university of ne...
  • 1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1 篇 河海大学
  • 1 篇 香港中文大学
  • 1 篇 绍兴市规划局上虞...
  • 1 篇 中国地震局第一地...
  • 1 篇 山东交通学院
  • 1 篇 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2 篇 武继峰
  • 2 篇 贾有良
  • 2 篇 杨志强
  • 2 篇 张振生
  • 2 篇 张凯南
  • 1 篇 林珲
  • 1 篇 刘元
  • 1 篇 李陶
  • 1 篇 赵卿
  • 1 篇 龚文瑜
  • 1 篇 路旭
  • 1 篇 江利明
  • 1 篇 张青梅
  • 1 篇 linlin ge
  • 1 篇 倪冬兰
  • 1 篇 何平
  • 1 篇 金宗煌
  • 1 篇 hsing-chung zhan...
  • 1 篇 黄立人
  • 1 篇 马飞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多期DInSAR数据的2016年定结地震序列发震断层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 第4期63卷 1357-1369页
作者: 侯丽燕 单新建 龚文瑜 张迎峰 罗恒 赵德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266580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2016年5月22日,在西藏定结县发生四次MW4~5地震,研究本序列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和运动特征对于认识周边活动断裂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震地区偏远,且观测台网分布稀疏,本研究采用星载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进行了同震形变场重建,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S-InSAR与DS-InSAR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的精度检验与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测绘 2020年 第4期40卷 65-67,71页
作者: 夏小裕 王哲奇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250357 绍兴市规划局上虞区分局 浙江绍兴312300
为检验PS-InSAR和DS-InSAR监测技术的可靠性,利用覆盖上虞区的23景Sentinel-1影像,分别采用PS-InSAR和DS-InSAR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了两组上虞区的地表沉降信息,并用上虞区的二等水准监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DInSAR技术的意大利拉奎拉同震形变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1期36卷 52-57页
作者: 臧妻斌 黄腾 郭献涛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454000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98
为探测意大利拉奎拉2009年4月6日发生的6.3级地震的地表形变量,采用两轨法对该地震形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ENVISAT ASAR雷达的两组升轨与降轨数据,对比了不同相位解缠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然后探索了ASTER GDEM在两轨法中的应用,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基线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大型人工线状地物形变监测
收藏 引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12卷 718-725页
作者: 林珲 陈富龙 江利明 赵卿 程世来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大型人工线状地物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大型人工线状地物定义出发,阐述了其形变现象、成因及衍生灾害;并利用多基线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DInSAR)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InSAR技术在黄土高原沟壑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测绘通报 2014年 第S2期 23-25页
作者: 张凯南 杨志强 武继峰 长安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54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矿区的特殊地形,应用D-In SAR技术,可以有效地提供最新的矿区沉陷信息,真实地反映了矿区地表发生的形变动态信息,并能够准确获得矿区沉陷的位置和下沉程度。
来源: 评论
D-InSAR技术在黄土高原沟壑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
D-InSAR技术在黄土高原沟壑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全国变形与安全监测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年会
作者: 张凯南 杨志强 武继峰 长安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矿区的特殊地形,应用D-In SAR技术,可以有效地提供最新的矿区沉陷信息,真实地反映了矿区地表发生的形变动态信息,并能够准确获得矿区沉陷的位置和下沉程度。
来源: 评论
天津地区沉降漏斗的监测研究
收藏 引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年 第2期33卷 23-26页
作者: 金宗煌 丁士俊 李陶 何平 江西省电力设计院 南昌330096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武汉430079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用天津地区2003-10—2009-06月38景ENVISAT ASAR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和PS像元选取实验,提取试验区沉降量,得到该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并在试验区内取4个典型区域PS像元绘制了时间序列沉降图。
来源: 评论
基于D-InSAR的开采沉陷监测技术
收藏 引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 第6期36卷 7-9页
作者: 成枢 刘元 张洪胜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
分析了目前矿山地面沉降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进行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数据处理流程与误差来源,丰富发展了矿山开采沉陷监测技术。
来源: 评论
基于D-InSAR的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
收藏 引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 第5期31卷 563-568页
作者: 姚顽强 马飞 龚云 汤伏全 朱庆伟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能够监测沉陷区空间连续曲面的形变,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是对现有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方法有益的补充。以陕西彬长矿区为例,根据获取的雷达影像图开展干涉测量的研究,将形变前后2幅干涉图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矿区地面沉降
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矿区地面沉降
收藏 引用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作者: 董玉森 Hsing-Chung Zhang Linlin Ge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Surveying &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 2052 School of Surveying &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 2052
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当今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和不容忽视的环境地质问题。世界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的影响。在我国,截止到2005年,共95个大中城市受到地面沉降的影响,尤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