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原产于湖南省衡阳县长永村的长永鳖的体质量、体长、体高、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裙边宽8项形态数据,分析其形态特性;在相同条件下养殖长永鳖和洞庭鳖,分析其11~15月龄养殖性能;通过q-PCR探究长永鳖和洞庭鳖黑色素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并记录长永鳖花斑数量,分析其花斑特性;利用线粒体Cytb、COI和12S rRNA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长永鳖亲缘关系,并以其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析长永鳖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长永鳖成鳖腹甲长/背甲长、腹甲宽/背甲长分别为0.97±0.02和1.01±0.03,显著小于洞庭鳖的,可见长永鳖腹甲整体小于洞庭鳖腹甲。2)长永鳖绝对增重率和瞬时增重率最高值分别为1.01和2.39,且长永鳖成活率为76.03,均高于洞庭鳖的。3)长永鳖背部具有块状花斑,在一定时期内花斑数量和面积会随体形增大而增加,在14月龄后花斑数量趋于稳定,推测花斑数量和面积与体型大小有关。4)qPCR结果显示,长永鳖Tyr、Tyrp1和Gpnm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洞庭鳖的(P<0.05),Ddc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洞庭鳖的(P<0.05),二者Gch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不显著,推测Tyr、Tyrp1、Gpnmb和Ddc基因表达对长永鳖背部花斑具有影响。5)长永鳖线粒体Cytb和COI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817±0.055和0.906±0.040,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99±0.0019和0.0059±0.0021,两者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遗传多样性较丰富。6)基于线粒体Cytb、COI和12S r RNA序列构建的单倍型系统发育树显示,长永鳖与乌鳖、洞庭鳖和黄沙鳖的亲缘关系较近,节点支持率为96%以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