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术(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of The Gasserian Ganglion Treatment,PMC)和微血管减压术(mico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治...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术(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of The Gasserian Ganglion Treatment,PMC)和微血管减压术(mico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进一步提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综合治疗措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并在我组行手术治疗的1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1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术(微球囊压迫术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9例(微血管减压组)。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随后,将MVD术后无效或复发的病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加行PMC术或再次行MVD术;将PMC无效、复发病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和病人自身状况,再次行PMC术或者行MVD术,统计这两种手术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体缓解率和治愈率。结果:共有1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不等,入院后行CT或者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微血管减压术组:29例患者随访结果中,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4例,2例效果显著,2例疼痛减轻,1例无效,然后无效的1例行PMC术后治愈。术后发生听力下降和耳鸣3例,1例在5个月后恢复,1例在术后听力有所缓解,另2例无变化,迟发型面瘫2例,均于术后3个月左右恢复,切口感染1例,脑脊液切口漏1例,予以加强缝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发现颅内血肿,无死亡,此外几乎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均经平卧补液对症治疗后消失,1例术后13个月复发,行PMC术后治愈。其中PMC组病人124例:术后疼痛立即完全缓解11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1例再次行PMC术未缓解,另外一例行MVD术治愈;所有行PMC手术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感觉减退或者面部麻木伴有咀嚼力减弱,面部麻木或者面部感觉减退在1到2年内逐步恢复,咀嚼肌无力与术后2-3个月恢复,口唇疱疹和复视多在1-2周内恢复,角膜不适经过眼科适当治疗后,多于1-3周恢复,无颅内出血,无死亡。MVD组与PMC组的疼痛缓解总体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VD组与PMC组的治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VD组复发率高于PMC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D术及PMC术均能缓解或治愈PTN。对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手术方式,MVD术和PMC术两种手术方式可以互相补充,使总体治愈率和缓解率有所提高,两种术式的治愈率、缓解率及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于基础情况差或者身体情况不好的年龄较大患者或者对手术不能耐受的患者,或根据患者自己的意愿,PMC术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理想选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