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9 篇 学位论文
  • 65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7 篇 工学
    • 10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0 篇 软件工程
    • 4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光学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62 篇 管理学
    • 6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8 篇 理学
    • 16 篇 物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主题

  • 176 篇 神经形态计算
  • 60 篇 忆阻器
  • 24 篇 脉冲神经网络
  • 21 篇 突触可塑性
  • 20 篇 人工突触
  • 8 篇 存算一体
  • 8 篇 突触
  • 8 篇 类脑计算
  • 7 篇 神经网络
  • 6 篇 二维材料
  • 6 篇 储备池计算
  • 6 篇 光电突触
  • 6 篇 人工神经元
  • 5 篇 人工神经网络
  • 5 篇 人工智能
  • 5 篇 神经算法
  • 5 篇 突触晶体管
  • 5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4 篇 突触器件
  • 4 篇 电子突触

机构

  • 14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2 篇 青岛大学
  • 9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8 篇 河北大学
  • 8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7 篇 湖北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宁波大学
  • 6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天津大学
  • 5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
  • 5 篇 天津理工大学
  • 5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4 篇 重庆大学
  • 4 篇 济南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4 篇 黄铁军
  • 4 篇 缪向水
  • 3 篇 刘荣华
  • 3 篇 诸葛飞
  • 3 篇 李阳
  • 3 篇 陈丽娜
  • 3 篇 zhuge fei
  • 3 篇 胡令祥
  • 2 篇 hu lingxiang
  • 2 篇 li yang
  • 2 篇 朱小健
  • 2 篇 李润伟
  • 2 篇 姜文聪
  • 2 篇 吕兆麟
  • 2 篇 高旭斌
  • 2 篇 郭星星
  • 2 篇 陈怡然
  • 2 篇 都有为
  • 2 篇 何毓辉
  • 2 篇 miao xiang-shui

语言

  • 1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神经形态计算"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器件与系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封装 2024年 第4期24卷 63-74页
作者: 郭文斌 汪泽清 吴祖恒 蔺智挺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合肥230601 安徽省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 合肥230601
忆阻器作为新原理器件,与现有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密度高、微缩性好、操作能耗低、易于三维集成等优点,是实现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理想存储器件之一。对近年来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神经形态计算的新一代感知系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人工智能 2020年 第1期 32-35页
作者: 赵地 肖立 中科院计算所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委会
神经形态计算是一种通过构建类似动物大脑结构的计算架构以实现能够模拟神经生物过程的智能系统的新型计算模式,它能极大地提升计算系统的感知与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应对当前十分严峻的能耗问题,并有望颠覆现有的数字技术。在进行了长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纳米自旋电子器件的神经形态计算
基于纳米自旋电子器件的神经形态计算
收藏 引用
中国物理学会2018年秋季学术会议
作者: 刘荣华 陈丽娜 姜文聪 都有为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南京 210093
纳米自旋电子器件不仅具有低功耗、非易失存储、存储与处理统一等优点,还具有非线性特征,能进行非线性运算和和高的容错能力,在构建人工智能芯片和人工神经网络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表明自旋矩纳米振荡器具有非线性调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旋流纳米磁器件应用于神经形态计算
自旋流纳米磁器件应用于神经形态计算
收藏 引用
2018第三届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大会
作者: 刘荣华 陈丽娜 姜文聪 都有为 南京大学
在传统纳米自旋电子学器件设计和研究中,一般采取多层磁性薄膜结构的自旋阀或磁隧道结,是利用自旋转移矩效应来实现电流驱动纳米磁器件中自由层的磁矩翻转或高频磁进动等。近几年,在强自旋轨道耦合材料或异质结中发现强自旋轨道耦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迄今最高并行度的神经形态计算方案
收藏 引用
科学 2021年 第5期73卷 39-39页
作者: 勇兰 不详
[本刊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缪峰团队与合作者利用连续时间的信息加载方式和频分复用技术,首次提出并验证迄今最高并行度的神经形态计算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8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2021年4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氧化物全光控突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发光学报 2025年 第2期46卷 245-259页
作者: 单海 应宏微 程培红 胡令祥 王敬蕊 叶志镇 诸葛飞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宁波315201 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浙江温州325006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上海200031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北京100029
类脑神经形态计算有望克服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实现低功耗、高效信息处理,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突触是构建神经形态系统的关键硬件,其中光电突触结合了电子学和光子学优势,具有光学感知、信息计算和存储等多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形态感算一体计算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神经形态感算一体计算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作者: 郝昊 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在智能计算时代,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活动。基于神经网络原理的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包括分子结构预测、目标检测、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众多应用。此外,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形态异构计算系统关键模块研究
神经形态异构计算系统关键模块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杨虎 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红利渐消,摩尔定律濒临失效,新型计算场景层出不穷,算力需求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传统冯诺依曼计算体系早已捉襟见肘,功耗墙、内存墙的限制越来越明显,传统神经网络算法也在物联网、自动驾驶、边缘计算等新场景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自旋的智能器件与物理神经网络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5年 第13期 1874-1883页
作者: 刘祥语 文辉 雷坤 兰修凯 王开友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解决计算中不断升级的能源需求变得至关重要.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面临性能限制,促使人们寻找新的计算范式.自旋电子器件以其非易失、速度快、高能效等特点,有望解决传统电子器件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从自旋人工电子突触、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二维铁电钙钛矿的人工光突触晶体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25年 第1期31卷 64-69页
作者: 章鹏 陈耿旭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350108
神经形态计算通过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为构建低功耗、高容错的智能感知系统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铁电钙钛矿材料(PMA)_(2)PbCl_(4)的光突触晶体管。该材料兼具铁电极化特性和宽光谱光响应能力。通过将其与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