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02 篇 期刊文献
  • 22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9 篇 教育学
    • 471 篇 教育学
    • 7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9 篇 文学
    • 6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5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5 篇 法学
    • 15 篇 社会学
    • 6 篇 民族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 3 篇 工学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629 篇 行为动词
  • 62 篇 情态动词
  • 48 篇 课程标准
  • 39 篇 助动词
  • 34 篇 教学目标
  • 32 篇 否定句
  • 30 篇 一般疑问句
  • 28 篇 形容词
  • 27 篇 谓语动词
  • 25 篇 一般过去时
  • 23 篇 英语
  • 23 篇 教学设计
  • 22 篇 第三人称单数
  • 19 篇 系动词
  • 16 篇 句子
  • 16 篇 主语
  • 16 篇 课堂教学
  • 16 篇 行为主体
  • 15 篇 课程目标
  • 15 篇 情感态度

机构

  • 7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5 篇 西南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毕节市第十中学
  • 2 篇 中央电大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宜兴市周铁实验小...
  • 2 篇 北京教育学院
  • 2 篇 浙江省镇海中学
  • 2 篇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
  • 2 篇 江苏兴化
  • 2 篇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
  • 2 篇 延边大学
  • 2 篇 江西省泰和县马市...
  • 2 篇 安庆师范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6 篇 康俊民
  • 4 篇 郝昌明
  • 3 篇 沈建林
  • 3 篇 许振铎
  • 3 篇 张莲方
  • 3 篇 陈实
  • 3 篇 姜经志
  • 2 篇 杨辉
  • 2 篇 谢煜山
  • 2 篇 徐云
  • 2 篇 邱建卫
  • 2 篇 赵世章
  • 2 篇 王嘉宜
  • 2 篇 李阳
  • 2 篇 胡达元
  • 2 篇 chen shi
  • 2 篇 李士芗
  • 2 篇 宋中莲
  • 2 篇 杨承印
  • 2 篇 李建新

语言

  • 626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行为动词"
6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界定与说明探讨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教学 2025年 第05期 90-92页
作者: 邱建卫 田青 黄丽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沿用行为动词却未界定说明。基于行为动词系统性观念,以两维层级分析方式形成可能的界定与说明,以期助力体现其预设价值。
来源: 评论
行为动词到言说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
行为动词到言说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秦杰丽 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我们的语言中存在行、知和言域三个不同的概念域,最初我国学者运用“三域”理论揭示复句中复杂的语义关系,近年来学界也将这一方法用于词汇研究,发现“三域”理论也可以对部分词义演变和新词的产生进行解释。通过对汉语史上的行为动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探究”
收藏 引用
教育学报 2011年 第2期7卷 40-47,54页
作者: 王世光 周耀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100081 济南外国语学校 济南250001
现行课程标准对行为动词"探究"的界定并不统一,在不同目标分类系统下,行为动词"探究"可以指向不同的目标领域和学习水平。在不同的目标陈述方式下,行为动词"探究"的用法不同,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直接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行为动词微观涵义的识解
行为动词微观涵义的识解
收藏 引用
作者: 蔡奕 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传统的词汇语义学研究方法,以成分分析和语义场的理论为代表,认为词的意义是词的内在的,固有的,不变的属性,因而未能对其给与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成分分析法认为一个词可以分成多个语义特征,但所得到的并不一定是在使用这个词时我们所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语的行为动词行为结果动词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02年 第6期 11-13页
作者: 周毛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北京100081
通常从动词与宾语的关系看,我们可把动词区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从动词与主语的关系看可区分为自主动词与不自主动词;从动词与主宾双方联系看可区分为使动动词与自动动词.如藏语书面语:nga vgro"我走"中的动词vgr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的探讨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 1998年 第6期21卷 570-571页
作者: 符建元 浙江省台州卫校 临海317000
卫生部于1994年颁发的中等卫生学校社区医士专业《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的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用“行为动词”替代“掌握”“熟悉”“了解”三个非行为动词,其目的在于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便于师生共同认定,利于目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去事件化:行为动词的演变
收藏 引用
语文研究 2009年 第2期 34-40页
作者: 刘文正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汉语行为动词可演变为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这些演变最初都表现出"去事件化"的语义特征;"去事件化"的伴随表现为情状凸显或关系凸显:情状凸显时,行为动词演变为形容词和副词等;关系凸显时则演变为介词和连词。
来源: 评论
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看问题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 2008年 第3期 11-16页
作者: 赵亚夫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北京100037
2007年历史教学界从基层开始对《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有了反省,直截了当指出问题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件幸事,对推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学科教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评论
《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分布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 2007年 第12期 47-50页
作者: 黄燕苹 黄翔 西南大学 重庆400715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40004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标准部分,是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并用行为动词来进行陈述的。通过分析《标准》中不同学习水平和知识领域的行为动词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发现《标准》中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中行为动词的统计分析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 2022年 第11期43卷 40-44,48页
作者: 历晶 刘娇 陈红君 长春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学院 吉林长春130032 长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长春130032
从核心素养维度(内容维度)与认知水平维度重构教育目标的分类编码框架,并依据编码框架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内容要求以及学业要求的行为动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使用行为动词68个,动词出现总频次为339次.按照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