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50 篇 期刊文献
  • 47 篇 学位论文
  • 25 篇 专利
  • 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4 篇 文学
    • 30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89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51 篇 法学
    • 97 篇 社会学
    • 57 篇 民族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公安学
  • 121 篇 教育学
    • 119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7 篇 工学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主题

  • 710 篇 语法形式
  • 135 篇 语法意义
  • 44 篇 语法范畴
  • 33 篇 句子
  • 27 篇 形容词
  • 27 篇 现代汉语
  • 26 篇 英语
  • 25 篇 句法结构
  • 23 篇 汉语
  • 22 篇 日语
  • 22 篇 语法功能
  • 20 篇 谓语动词
  • 20 篇 句子成分
  • 19 篇 俄语
  • 19 篇 名词
  • 19 篇 语义关系
  • 18 篇 语法研究
  • 18 篇 附加成分
  • 17 篇 动词
  • 16 篇 语义特征

机构

  • 17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2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6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吉林大学
  • 6 篇 苏州大学
  • 5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3 篇 齐齐哈尔大学
  • 3 篇 烟台大学

作者

  • 6 篇 孙宏开
  • 5 篇 戴庆厦
  • 5 篇 金立鑫
  • 4 篇 肖仰华
  • 4 篇 汪卫
  • 4 篇 张定京
  • 4 篇 邵敬敏
  • 4 篇 王晓平
  • 4 篇 黄岳洲
  • 3 篇 郭丽萍
  • 3 篇 曹炜
  • 3 篇 李经纬
  • 3 篇 华劭
  • 3 篇 张珮琪
  • 3 篇 姚继中
  • 3 篇 祉音
  • 3 篇 郑秋秀
  • 3 篇 王红旗
  • 2 篇 万小军
  • 2 篇 陈昌来

语言

  • 722 篇 中文
  • 12 篇 日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语法形式"
7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语法形式和其代表的含义——从判定 as if 从句的虚实谈起
收藏 引用
上海翻译 1998年 第2期 16-18页
作者: 陶瑞荣
语法形式和其代表的含义——从判定asif从句的虚实谈起陶瑞荣超过任何语法形式的重要性的是说话者的含义,即他的意图。王佐良:《词义·文体·翻译》本文是由以下句子的虚实判定引起的:“Theearthbehave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修饰范畴语法意义的过渡性和语法形式的聚合性
收藏 引用
汉语学习 2010年 第3期 11-16页
作者: 徐天云 肇庆学院文学院 广东肇庆526061
根据语法形式的特点,语法范畴可以分成形态范畴、分布范畴和聚合范畴三个类别。修饰范畴属于聚合范畴。修饰范畴的两种语法意义——描写性意义、区别性意义由同一定语成分承担并呈过渡性变化。内涵范畴在对照类聚项的显隐、类聚项的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回族“经堂语”特殊语法形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15年 第5期 408-416,479页
作者: 敏春芳 兰州大学文学院
本文以马振武先生《〈古兰经〉经堂语汉文、阿拉伯文、小儿锦对照本》为材料,考察回族经堂语中出现的特殊语法形式。经堂语是中国回族内部跨方言使用的一种特殊汉语变体,其中的特殊语法形式是元代以后蒙古语等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汉语接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藏语是非问句语法形式的历史演变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1995年 第1期 34-39页
作者: 宋金兰
汉藏语的是非问句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粘着型和分析型。粘着型是非问句的历史更为古老。粘着型是非问句的语法标志疑问式前缀源于否定词。分析型是非问句是由粘着型是非问句演变来的,其语法标志疑问语气词与疑问式粘附成分之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1998年 第5期 353-367页
作者: 陆丙甫 南加州大学东亚系
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的推导过程,本文首先指出,语义、语用和语法三个平面中,语义是最基本的,它主要反映结构内的意义关系;语用则主要反映结构内成分跟结构外因素(语境、说话者态度等等)的联系;而语法是兼顾语义和语用的编码形式,是最复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吾尔语动词陈述语气的语法形式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1989年 第6期 55-60页
作者: 喻捷
维吾尔语动词中用词缀和虚词表示陈述语气。前者称为综合型形式,后者称为分析型形式。本文着重追溯了这两种语法形式的来源。词缀大多由虚词εr-和tur-演化而来,大量综合型形式来源于分析型形式。分析型形式早在古代突厥语时期就与综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词谓语句的范围和语法形式
收藏 引用
汉语学习 2016年 第2期 3-10页
作者: 王红旗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071
汉语体词谓语句的范围一直不确定,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汉语的主谓结构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二是易将口语中省略或隐含动词的句子当作体词谓语句。构成体词谓语句的两个体词性成分应该有主谓关系,且语义上有选择限制。据此,体词谓语句应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十几年汉语语法形式研究的发展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6期 48-52页
作者: 丁蔻年
0.说明 近十几年是我国汉语语法研究的黄金时代,许多力作相继问世,它们都离不开对语法形式的探讨。因此,要在一个有限的篇幅内对这些探讨进行评述,难免挂一漏万。
来源: 评论
从施、动、受的表层形式看汉语的特点——比较汉语和俄语的三种语义成分在语法形式上的差别
收藏 引用
汉语学习 1991年 第5期 29-32页
作者: 李宗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中文系
比较两种语言语法上的差别,无非是以相同的语法意义为基础,来看不同的语言在区别相同的语法意义时所使用的语法形式有什么不同。本文拟以施事—动作—受事的语义结构为基础,把以代表这三种语义成分的语法单位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单句作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1993年 第6期16卷 48-50,77+82页
作者: 金立鑫
众所周知,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历来都是循环定义的:语法意义的语言表现形式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所表现的语言意义是语法意义.这种循环定义严重干扰了我们对一些语言现象的认识,也妨碍了我们对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