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16 篇 期刊文献
  • 114 篇 专利
  • 44 篇 学位论文
  • 9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8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87 篇 教育学
    • 683 篇 教育学
    • 4 篇 体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1 篇 管理学
    • 37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7 篇 工学
    • 1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光学工程
  • 21 篇 法学
    • 1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4 篇 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艺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美术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70 篇 课程知识
  • 31 篇 教师
  • 31 篇 课堂教学
  • 28 篇 学生
  • 24 篇 教学效果
  • 21 篇 课程改革
  • 19 篇 意识形态
  • 17 篇 学科知识
  • 16 篇 核心素养
  • 16 篇 新课程改革
  • 15 篇 教学模式
  • 15 篇 语文课程
  • 15 篇 课程内容
  • 14 篇 学习过程
  • 14 篇 语文知识
  • 14 篇 知识
  • 13 篇 教学过程
  • 13 篇 课程思政
  • 12 篇 教学活动
  • 12 篇 教学质量

机构

  • 28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4 篇 西南大学
  • 2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6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4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2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6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6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6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6 篇 河南大学
  • 6 篇 平顶山学院
  • 5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5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5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5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4 篇 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0 篇 靳玉乐
  • 8 篇 吴永军
  • 6 篇 李召存
  • 5 篇 董小平
  • 5 篇 张良
  • 5 篇 郭晓明
  • 5 篇 毋小利
  • 5 篇 靳彤
  • 5 篇 张磊
  • 4 篇 王晖
  • 4 篇 郝明君
  • 4 篇 许涛
  • 4 篇 栾雪梅
  • 3 篇 张俊列
  • 3 篇 张金运
  • 3 篇 屠锦红
  • 3 篇 吴林静
  • 3 篇 李殿森
  • 3 篇 张铭凯
  • 3 篇 张宇

语言

  • 8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课程知识"
88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课程知识的未来向度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法 2025年 第1期45卷 11-19页
作者: 张国玲 徐继存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湛江524048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济南250014
社会加速促使“未来”裹挟着短暂性、新奇性和不确定性快速到来,凸显了审视课程知识未来向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时间序列中,课程知识倾向于以“过去”向度为主,课程改革试图引入“现在”向度,“未来”向度则预示了课程改革的新任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回归对话:德性精神与课程知识的融合实践
收藏 引用
教育视界 2025年 第4期 75-78页
作者: 马占军 毛蓉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泰伯实验小学 214142
德性精神的教化意蕴分为人我教化与自我教化,关涉儿童完全人格的成长。当下,知识教学有功利化、占有化与非生活化的倾向,导致人们在追求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忽略了知识背后的德性精神。在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回归对话,实现德性精神与课程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专业课教师视角构建课程知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 2025年 第4期11卷 60-63页
作者: 张雅梅 邓敏捷 郭芳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郑州450002
该文从专业课教师的视角,分析专业课程知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二者协同育人的基础,构建3种协同育人模式。在角色定位上,构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围绕时间和空间,构建“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自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的谱系建构及其学术取向的演变: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钩沉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 2020年 第4期49卷 31-45页
作者: 杨明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100048
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历程说明,课程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批判性的学术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谱系化并承载特定学术功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盛是现代课程论得以确立的时代背景,初创时期的课程研究致力于学校秩序的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观的学理分析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外国教育研究 2006年 第4期33卷 25-28页
作者: 孙阳春 柳海民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130024
在学理上,课程知识观是关于课程知识的“性质”、“功能”与“实践方式”等最根本性问题的理解。学校教育是通过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实现人的生成的,通过对知识社会学视阈中课程知识观的学理分析与考察,为教育中人的生成提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追问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 2007年 第10期36卷 15-19,14页
作者: 李召存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从方法论上看.当前有关课程知识的许多研究似乎仍属于一种"外推式"而非"内生式"研究,缺少一种教育学的学科内在立场,缺少对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的关注。虽然可分别从课程编制理论和批判课程论的理路中。梳理出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观当代重构的方法论思考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 2009年 第10期38卷 7-11页
作者: 李召存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当前课程知识观重构的历史重心正从理念、制度层面上的论证、构建,转向教学实践层面上的内化、落实。为此,关于课程知识观当代重构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应该作出相应的研究方法论转化和调整,逐渐从理论建构式研究转向实践关照式研究、从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供应制度与个体精神自由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年 第4期 9-13页
作者: 郭晓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10081
作为课程知识“合法”化的内在机制和操作体系,课程知识供应制度通过控制教育知识的选择、组织、分配和解释而从根本上影响着学习者的个体精神自由。思想自由乃万事之本,凡是与个体精神自由不相宜的课程知识供应制度都必须重构。专制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选择:从“谁的”到“何以可能”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年 第2期17卷 109-113页
作者: 叶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知识选择问题是课程领域的基本问题。知识选择并不只涉及特定利益群体间的斗争与妥协,更是具体历史情境中知识型断裂与特定社会历史事件共同影响的结果。追问"知识的价值何以可能",要求关注知识、权力与身体的内在作用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知识的社会谋划——课程设计的社会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 2013年 第6期42卷 18-28页
作者: 和学新 金红霞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程设计就是按照支配阶层的意志,对知识进行的社会选择和组织,是一场有意识的社会谋划活动。课程设计过程渗透着大量的课程决策行为,并且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