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5 篇 会议
  • 12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5 篇 工学
    • 20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114 篇 理学
    • 108 篇 化学
    • 7 篇 物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7 篇 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8 篇 二氧化碳
  • 18 篇 结构催化剂
  • 13 篇 制备工艺
  • 12 篇 聚离子液体
  • 11 篇 钛硅分子筛
  • 9 篇 zsm-5
  • 8 篇 催化
  • 7 篇 铝纤维
  • 6 篇 催化剂
  • 6 篇 甲醇制丙烯
  • 6 篇 结构反应器
  • 5 篇 电催化
  • 5 篇 自组装
  • 5 篇 核-壳结构
  • 5 篇 配位聚合物
  • 5 篇 催化性能
  • 5 篇 多级孔道
  • 5 篇 结构化催化剂
  • 5 篇 金属有机框架
  • 5 篇 合成

机构

  • 26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47 篇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
  • 10 篇 崇明生态研究院
  • 7 篇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
  • 6 篇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3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
  • 2 篇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
  • 2 篇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
  • 2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2 篇 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8 篇 路勇
  • 42 篇 刘晔
  • 41 篇 赵国锋
  • 33 篇 刘月明
  • 32 篇 吴鹏
  • 31 篇 陆嘉星
  • 29 篇 王欢
  • 27 篇 高国华
  • 27 篇 吴海虹
  • 20 篇 姜雪峰
  • 18 篇 周剑
  • 18 篇 赵晨
  • 16 篇 张坤
  • 16 篇 高恩庆
  • 16 篇 张永亚
  • 16 篇 王纯正
  • 14 篇 薛腾
  • 13 篇 蒋金刚
  • 13 篇 张智强
  • 13 篇 薛青松

语言

  • 3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32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离子液体BmmimOAc催2-芳氨基乙醇与二硫碳一步缩合合成3-芳基-2-噻唑硫酮(英文)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18年 第8期34卷 952-958页
作者: 陈必华 ELAGEED Elnazeer H.M. 张永亚 高国华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喀土穆大学教育学院化学系
噻唑硫酮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使其在医学和杂环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以离子液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醋酸盐(Bmmim OAc)为催剂,2-芳氨基乙醇和二硫碳为起始原料,一步缩合合成3-芳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ng-Phos/铜催的亚甲胺叶立德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20年 第3期78卷 245-249页
作者: 张荣华 许冰 张展鸣 张俊良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复旦大学化学系 上海200438
手性吡咯烷骨架是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合物、天然产物、药物和催剂的重要中间体,其高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研究热点之一.该工作通过一类新型的Ming-Phos手性配体实现了铜催的亚甲胺叶立德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沸石分子筛结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年 第1期42卷 201-216页
作者: 凌旸 章冠群 马延航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210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解析沸石分子筛新结构、分析结构缺陷和研究活性位点等的有力工具.应用于分子筛研究的透射电子显微术总体上可以分为图像法和衍射法,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图像、选区电子衍射和三维电子衍射,通常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ZSM-5酸强度控制1-庚烯催裂解反应路径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 2024年 第10期82卷 1013-1021页
作者: 赵勤 李芳 张鹏鹤 刘月明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庚烯(C_(7)^(=))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原料.C_(7)^(=)催裂解制乙烯/丙烯(C_(2)^(=)/C_(3)^(=))过程是烯烃碳资源高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其裂解反应路径及其调控原理仍有待厘清.本工作根据正碳离子机理和β-裂解机理,首先建立了C_(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Aspen Plus和NSGA-Ⅱ的隔壁塔多目标优研究
收藏 引用
高校化学工程学 2015年 第2期29卷 400-406页
作者: 李军 王纯正 马占华 孙兰义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以年总操作费用(TAC)和再沸器负荷为目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NSGA-Ⅱ的优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BTX分离隔壁塔的优设计。首先应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BTX分离工艺的隔壁塔Radfrac两塔模型,并在Matlab平台上,通过MAP接口工具箱实现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硫香精香料的合成进展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19年 第8期39卷 2139-2147页
作者: 王明 王翠红 姜雪峰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1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高精度的分析方法及设备被开发,科学家也在食品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含硫合物.2015年,美国食品香料与萃取制造者协会公布的2816种被认为安全的香料中,含硫合物有388多种,占总数的13%以上.含硫香料的主要表现为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熔点蜡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22年 第10期38卷 9-20页
作者: 郎雪玲 雷淑桃 李愽龙 李晓红 马冰 赵晨 华东师范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崇明生态科学研究院 上海202162
高熔点蜡(熔点>80℃)具有高熔点、高稳定性、低针入度、低迁移率以及耐磨坚硬等特点,在食品妆、材料加工、电子机械、国防航空以及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蜡产品熔点(50–70℃)较低。而我国高熔点蜡和特种蜡的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机盐碘钠光促炔烃双碘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20年 第10期40卷 3354-3361页
作者: 鲁玲玲 李一鸣 姜雪峰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1
1,2-双碘取代烯烃,因具有高度官能团衍生性,可作为多种杂环药物和有机共轭材料功能分子的合成前体.本工作以稳定易得的无机盐碘钠作为碘源,空气作为氧剂,仅仅在常温常压可见光(蓝光)照射下,即可将炔烃高选择性且方便地转为反式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酰肼类合物的羰基制备及其在智能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分子 2021年 第5期35卷 456-470,I0003页
作者: 杨淑晴 刘晔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200062
酰肼类合物在农药、医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备受关注.卤代物和有机肼(或单酰肼)的羰基反应是制备酰肼类合物的重要合成路线之一.在由羰基反应制备酰肼类合物的过程中,除以CO气体作为典型、廉价易得的羰基源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羧:一种固定CO2制备有机羧酸的有效途径
收藏 引用
化学 2017年 第3期23卷 250-261页
作者: 王欢 陆嘉星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气体CO_2的绿色高效转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有机物的电化学反应是CO_2利用的有效途径.温和条件(常温常压)下,有机底物电还原生成的碳负离子可以捕获体系中的CO_2,进而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羧酸类合物.本文重点介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