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8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6 篇 经济学
    • 403 篇 应用经济学
    • 376 篇 理论经济学
  • 412 篇 管理学
    • 14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9 篇 公共管理
    • 105 篇 工商管理
    • 6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8 篇 法学
    • 19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4 篇 政治学
    • 16 篇 法学
    • 14 篇 社会学
    • 7 篇 民族学
    • 5 篇 公安学
  • 45 篇 工学
    • 20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公安技术
  • 13 篇 理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生态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8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8 篇 农学
    • 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3 篇 世界史
  • 5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66 篇 高质量发展
  • 44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35 篇 中国
  • 33 篇 经济发展
  • 26 篇 经济增长
  • 25 篇 共同富裕
  • 22 篇 经济体制改革
  • 21 篇 数字经济
  • 20 篇 马克思主义
  • 18 篇 生产力
  • 18 篇 市场经济
  • 17 篇 国有企业
  • 15 篇 科技创新
  • 15 篇 社会主义
  • 15 篇 全面深化改革
  • 14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4 篇 可持续发展
  • 13 篇 区域经济
  • 13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13 篇 新质生产力

机构

  • 982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48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4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30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23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18 篇 清华大学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10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10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9 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9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
  • 8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7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作者

  • 80 篇 陈文通
  • 62 篇 曹新
  • 56 篇 韩保江
  • 47 篇 邹一南
  • 41 篇 蔡之兵
  • 30 篇 许正中
  • 25 篇 贾华强
  • 24 篇 赵振华
  • 23 篇 袁辉
  • 23 篇 xu zhengzhong
  • 22 篇 高惺惟
  • 22 篇 汪彬
  • 21 篇 徐祥临
  • 19 篇 张慧君
  • 19 篇 chen wentong
  • 18 篇 施红
  • 17 篇 周跃辉
  • 17 篇 han baojiang
  • 16 篇 王钺
  • 16 篇 曹立

语言

  • 1,2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123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科技向善:可信人工智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报告 2025年 第2期 15-22页
作者: 谢思敏 王铮 周擎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 南昌大学法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数据隐私泄露、算法歧视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可信人工智能”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可信人工智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及内在逻辑联系,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同时还展望了未来可信人工智能在完善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融强国目标导向下的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路径方向
收藏 引用
工信财经科技 2025年 第1期 5-13页
作者: 汪彬 王智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政府经济管理教研室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打造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建设金融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分。本文论述了在金融强国这一目标导向下,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必要性。振兴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打造现代化金融体系所锚定的目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对中国制造业外迁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
收藏 引用
高等校文科术文摘 2025年 第2期42卷 113-114页
作者: 董小君 郭澄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北京1100091
纵观全球产业发展变迁历程,全球范围的制造业规模化转移通常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转移过程。全球目前已经历了五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前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更多是以科技革命下技术转移和经济转型为主要驱动力,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路径创新研究——基于陕西三种区域模式的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 第2期 1-4页
作者: 党佳娜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陕西立足关中、陕北、陕南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区位特色的“陕北模式”“关中模式”和“陕南模式”三种区域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据要素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收藏 引用
上海经济研究 2025年 第4期 5-14页
作者: 王钺 邹一南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在实践中显示出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亟需从理论上进行溯源,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数据要素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可以从社会再生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打通堵点卡点
收藏 引用
财经界 2025年 第10期 44-46页
作者: 王声啸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更相适应的...
来源: 评论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代际收入流动?
收藏 引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 2025年 第2期27卷 31-45页
作者: 谷均怡 李熠璇 赵心慧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 北京10009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北京100091
新时代背景下,着力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助于促进共同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元社会力量主体参与城市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与限度
收藏 引用
党政研究 2025年 第1期 110-121,128页
作者: 赵洲洋 谢予昭 原珂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一战线教研部 北京10009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北京100029
解决好城市相对贫困问题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题中之义。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不仅反映出收入与财富分配的不均衡,也折射出社会的不平等与社会排斥。面对呈现出相对性、隐蔽性、散发性和脆弱性的城市相对贫困现象,城市相对贫困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缓解过度教育?
收藏 引用
教育经济评论 2025年 第1期10卷 3-20页
作者: 谷均怡 李熠璇 赵心慧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提升就业匹配质量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估算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过度教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劳动者过度教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最优城市规模与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年 第11期27卷 52-60页
作者: 邹一南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为了缓解其综合承载压力,倾向于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控制人口规模,但在现实中,特大城市却存在着"落户越来越严、人口越控越多"的现象。基于最优城市规模理论,提出了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