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5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 篇 法学
    • 63 篇 政治学
    • 5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38 篇 经济学
    • 23 篇 应用经济学
    • 19 篇 理论经济学
  • 21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7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6 篇 世界史
  • 10 篇 哲学
    • 10 篇 哲学
  • 10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8 篇 毛泽东
  • 7 篇 中国共产党
  • 7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4 篇 察哈尔
  • 4 篇 中国
  • 4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中国共产党领导
  • 3 篇 卢梭
  • 3 篇 特朗普
  • 3 篇 文化大革命
  • 3 篇 “一带一路”
  • 3 篇 中共党史研究
  • 3 篇 习近平
  • 3 篇 习近平外交思想
  • 3 篇 政党转型
  • 3 篇 史华慈
  • 3 篇 国际传播
  • 3 篇 中国当代
  • 3 篇 政党关系

机构

  • 20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7 篇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
  • 27 篇 人民政协报书画院
  • 27 篇 北京市政协书画院
  • 20 篇 北京大学
  • 15 篇 清华大学
  • 1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
  • 7 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
  • 7 篇 当代中国研究所
  • 6 篇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 6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5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
  • 5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4 篇 《世界知识》杂志
  • 4 篇 察哈尔学会
  • 4 篇 日本爱知大学
  • 4 篇 重庆大学
  • 4 篇 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7 篇 罗公染
  • 16 篇 王义桅
  • 12 篇 周淑真
  • 12 篇 萧延中
  • 7 篇 翟东升
  • 7 篇 赵明昊
  • 7 篇 白瑞雪
  • 7 篇 白暴力
  • 7 篇 文余源
  • 7 篇 段娟
  • 6 篇 刁大明
  • 5 篇 牛可
  • 5 篇 成晓河
  • 5 篇 钟新
  • 5 篇 庞中英
  • 5 篇 张文喜
  • 5 篇 寿慧生
  • 5 篇 安刚
  • 5 篇 刘国新
  • 4 篇 谢宇

语言

  • 2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混合感官:赛博格的“感官之变”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编辑 2025年 第5期 87-94页
作者: 徐辰烨 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感官作为人通往外部世界的媒介,是人与世界互动的基础。而随着从“生物人”到“赛博格”的主体转变,一种混合感官日渐普遍。生物感官与媒介(技术)感官共同构成了赛博格的感官系统,媒介感官并不外在于生物感官而存在,两者共同帮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口规模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影响
收藏 引用
人口研究 2025年 第2期49卷 50-63页
作者: 黄青 谢宇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研究发现,与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创新主要依赖实验和物理模型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高度依赖数据驱动;大规模人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对现代抽象统治的批判与超越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25年 第3期 99-110页
作者: 方亮 李明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问题研究中心
“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以现代社会所确立的个体存在状况为分析前提,揭示了经济、政治、思想三个不同维度上抽象个体的内涵及表现,即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政治上的抽象公民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审美的私人化到观看的去公共性:反思数字视听环境下的“主动受众论”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5年 第2期46卷 44-50页
作者: 何天平 徐辰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100872 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 名古屋
媒介技术的更迭引发观看方式的变革,进而重塑了受众通过观看建构的主体性,这进一步壮大了“主动受众”的观念。然而,面对数字时代“人—技”关系的不确定性,却可能导致“主动受众”的理论设想与具体实践之间存在分野,有必要对数字视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化与媒介性:重思智能时代的新语态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 2025年 第1期 61-70页
作者: 徐辰烨 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 名古屋453-8777
语言使用方式是最为基础的信息,其他符号信息有赖于使用语言才得以表达与传播。智能时代,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媒介组合推动新语态的不断发展,其经由现实化与主流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媒介视角来看,新语态的不断发展与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年 第8期 37-47,167,168页
作者: 汪亭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制度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在落后的中国推进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实践表明,中国搞现代化离不开有力的制度支撑,离不开治理体系和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铁开通及网络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11期45卷 98-113页
作者: 段娟 余子龙 文余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北京100009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扩张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凸显。为探究高铁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2003—2019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整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23年 第12期 105-115,194页
作者: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 北京100872
从现代化的“中国之问”到中国的“现代化之问”,从“现代化成就中国”到“中国成就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从被动现代化到自主现代化的转变,彰显现代化中国的自信与自觉。中国式现代化以作为现代化起点的文明古国现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代国家概念——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本再探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4年 第4期 69-78,157,158页
作者: 张晓萌 周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
马克思的现代国家概念在对古典自由主义、黑格尔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等激进社会思潮的批判中得以建构,通过重新把握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地基上实现了对启蒙以降的西方国家理论传统的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党争极化与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 2022年 第12期 58-62页
作者: 刁大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
2022年11月8日,美国举行新一次中期选举,对全部435位国会众议员、35位国会参议员、36位州长以及更多州和地方层次官员进行改选。这是拜登政府上台后面对的第一次“期中大考”,也是2020年大选以来美国举行的首次全国性选举,其结果将为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