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4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8 篇 经济学
    • 138 篇 应用经济学
    • 80 篇 理论经济学
  • 147 篇 管理学
    • 70 篇 工商管理
    • 6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公共管理
  • 31 篇 法学
    • 11 篇 政治学
    • 1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公安学
    • 1 篇 民族学
  • 21 篇 理学
    • 18 篇 数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5 篇 工学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8 篇 教育学
    • 4 篇 体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医学

主题

  • 12 篇 经济增长
  • 10 篇 高质量发展
  • 9 篇 国有企业
  • 8 篇 数字经济
  • 8 篇 数字化转型
  • 7 篇 组织经济学
  • 6 篇 产业政策
  • 6 篇 新质生产力
  • 6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全球价值链
  • 5 篇 中国
  • 5 篇 研讨会
  • 4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 篇 制造业
  • 4 篇 创新
  • 4 篇 民营企业
  • 4 篇 产业结构
  • 4 篇 技术进步
  • 4 篇 全要素生产率

机构

  • 29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2 篇 北京大学
  • 16 篇 浙江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0 篇 北京工商大学
  • 10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9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9 篇 南开大学
  • 8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7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 7 篇 厦门大学
  • 6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6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5 篇 哥伦比亚大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

作者

  • 20 篇 杨其静
  • 16 篇 聂辉华
  • 14 篇 谢富胜
  • 14 篇 杨继东
  • 13 篇 yang qijing
  • 12 篇 xie fusheng
  • 12 篇 李三希
  • 9 篇 肖文
  • 7 篇 卢荻
  • 7 篇 周建军
  • 7 篇 li sanxi
  • 7 篇 郑风田
  • 7 篇 倪国华
  • 6 篇 黄泰岩
  • 5 篇 xiao wen
  • 5 篇 杨瑞龙
  • 5 篇 nie huihua
  • 5 篇 张璟
  • 5 篇 李义平
  • 5 篇 匡晓璐

语言

  • 30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
30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数字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利润率
收藏 引用
经济研究 2025年 第2期060卷 90-106页
作者: 谢富胜 邓可为 江楠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平台作为新的商业资本的具体形态,凭借其加速制造业商品流通与资本周转的功能,能够提取制造业企业创造的价值从而获取利润。数字平台的“加速周转”效应与“价值提取”效应共同作用于制造业企业利润率,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平台投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产社会化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5年 第2期11卷 37-46页
作者: 齐昊 李雪纯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为理解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提供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大工业的兴起标志着生产方式从小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当今的新型生产方式正在经历以社会化智能生产为方向的重大转变。在社会化智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演化逻辑——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框架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2025年 第2期 68-82页
作者: 范欣 邱赛男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对国有经济进行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仅是立足中国实践所作的一项重大理论创造,也是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产业思想和公有制思想基础上,结合党中央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逻辑、显著特征与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25年 第1期57卷 60-72页
作者: 范欣 殷澄睿 邱赛男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国有经济布局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也是党和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总结提炼国有战略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流动人口为何回流?——基于社会因素视角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经济科学 2025年 第1期 141-167页
作者: 王也 董小琦 吴群锋 贾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回流规模增大、增速上升,对城镇化模式与人口空间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有文献较少关注这一重要转变,也尚未对此做出有效解释。本文将婚配压力引入流动人口决策过程以对上述转变进行有效解释,以期扩展对社会性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怎样才能撬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收藏 引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6卷 1-9页
作者: 匡晓璐 谢富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84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在已经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数十年但提振总需求效果有限的情况下,新的刺激政策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垄断干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专利创新——基于《反垄断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
收藏 引用
经济问题 2025年 第2期 31-39页
作者: 于明言 郑惠中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天津300191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基于2006—2022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反垄断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我国调整市场竞争关系的具体部门法规范实施对企业专利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竞争性企业,《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抑制了垄断性企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与就业调整——兼论经济复苏下的就业促进
收藏 引用
经济问题探索 2025年
作者: 夏璋煦 丁守海 吴迪 刘渝琳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室
面对开始复苏的经济,就业究竟会不会稳步复苏?本文基于199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及其调整,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中的就业调整具有时滞性,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看,产出到就业的滞后传导在经济扩张期和经济衰退期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推动需求侧碳减排的碳普惠机制:理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管理 2025年 第1期17卷 54-65页
作者: 朱昱琳 刘文玲 张磊 万美杉 肖粤东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081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北京100872
人类社会的碳排放根源在于终端消费,因此依托消费行为变革的需求侧碳减排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在数字化驱动下,倡导“全民减排”的碳普惠机制已成为推动需求侧碳减排的有力抓手,然而对该机制的理论探讨却滞后于其实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据权利界定、数据收集与个性化定价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4年 第1期44卷 1-14页
作者: 王泰茗 李三希 刘小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 北京100872
数据产权可以被视为不可分割的一元权利,也可以将所有权和用益权分离,而数据所有权与用益权分离带来的经济意义仍有争议.数字企业提供基于数据的服务激励用户提供数据,同时利用数据进行个性化定价,并且导致用户遭受隐私损失.本文构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