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文学
    • 16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艺术学
    • 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主题

  • 5 篇 国际传播
  • 5 篇 传媒艺术
  • 3 篇 媒介融合
  • 2 篇 人工智能
  • 2 篇 网络视听
  • 2 篇 对外传播
  • 2 篇 虚拟现实
  • 2 篇 科技性
  • 2 篇 传统文化
  • 1 篇 节目模式
  • 1 篇 电视产业
  • 1 篇 全媒体
  • 1 篇 传媒艺术教育
  • 1 篇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 1 篇 中国电影
  • 1 篇 网络融媒体节目
  • 1 篇 人才培养
  • 1 篇 战略传播
  • 1 篇 电影算法工业
  • 1 篇 大众参与性

机构

  • 20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5 篇 《现代传播》编辑部
  • 3 篇 《现代传播—中国传...
  • 2 篇 《现代传播-中国传...
  • 2 篇 英国诺丁汉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1 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现代传播--中国传...
  • 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1 篇 深圳大学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
  • 1 篇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

作者

  • 21 篇 刘俊
  • 7 篇 liu jun
  • 3 篇 江玮
  • 2 篇 翁旭东
  • 1 篇 weng xu-dong
  • 1 篇 刘诗晨
  • 1 篇 weng xudong
  • 1 篇 崔晓
  • 1 篇 曹心媚
  • 1 篇 高晓宇
  • 1 篇 张毓强
  • 1 篇 贾奕星
  • 1 篇 马慧珍
  • 1 篇 hu zhi-feng
  • 1 篇 gao xiaoyu
  • 1 篇 张驰
  • 1 篇 孙雅洁
  • 1 篇 cao xinmei
  • 1 篇 潘璟玲
  • 1 篇 沈国麟

语言

  • 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影院效果与虚拟现实:论科技迭进下观影物质性的变迁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25年 第3期 60-66页
作者: 刘俊 曹心媚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物质性在观影的环节正在或者将要发生带有相当颠覆性特质的变化。传统的电影观看受影院的实体物质性规约,剧场效果的释放、二维巨幕的视听体验、实体的观看共同体等是其显著的特质。而随着虚拟现实电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观照与传统转译:2024年文化类网络节目发展盘点
收藏 引用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5年 第1期 41-48页
作者: 刘俊 刘诗晨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本文所及的文化类网络节目涵盖网络综艺节目和网络融媒体节目两种形态,在2024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网络综艺节目以观照当代文化为拓展,内容多元、传播渠道广泛;网络融媒体节目则以传统文化转译为主体,融合多种媒介形式,类型多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进程与困境:模式引进时代中国电视的内容生产与产业发展
收藏 引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3期33卷 29-34页
作者: 胡智锋 刘俊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电视节目模式是世界电视前进的一种潮流与趋势。电视节目模式引进在中国历经了"积累时期"与"爆发时期"两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视综艺的进步与成熟。不过,在海外模式引进大盛的时代,原创力不足与本土性旁落,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基于文化类视听节目的示例与逻辑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24年 第1期 166-176页
作者: 刘俊 翁旭东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技赋能电视媒体创新发展:实践前瞻与关系辨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22年 第4期 12-17页
作者: 刘俊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科技赋能是电视媒体不断发展的核心支撑之一。当前和未来,借助电视呈现的清晰度、立体度、云制作、与现场舞美互动、高逼真声音、拍摄速度等科技迭新手段,视听科技为电视带来了全新的呈现效果,未来,还需高度关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迭进·交糅·专业·情怀:融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四论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 2022年 第21期 25-26页
作者: 刘俊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性信息变局、传播变局和生存变局,作为传媒人才培育的前端,高校传媒院系的专业人才教育同样需要重构。传媒教育理念的迭进化以及培养学生具有能力的交糅性、水准的专业度、精神的情怀向,是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算法工业的逻辑表征与批判反思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 2024年 第8期 1-7页
作者: 刘俊 贾奕星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人工智能时代,以算法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介入电影创意、制作与宣发全流程,促发传统电影工业容纳电影算法工业的新生态,也推动电影审美迭变与电影本体革命。电影算法工业以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为表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歌舞电影:传统艺术传媒艺术的融合样本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 2021年 第17期 26-30页
作者: 刘俊 高晓宇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一、传统艺术(歌舞)与传媒艺术(电影)的各自有别(一)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单一的无形,虚体的符号音乐基本是时间的艺术,不可观,需要依靠听觉完成接受过程。音乐的时间性更多地表现为其在物理时间上的延续和展开,作品的创作、接受以及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视频:概念、基点与媒介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22年 第6期 68-74页
作者: 刘俊 张瑜 崔晓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本文重点聚焦于对中视频的概念厘定、发展基点与媒介规律的阐释和论述。本文认为,中视频的发展大致有五个基点:快速发展的技术设施,不同内容的观看诉求,多元形态的互联基因,广告创新的资本所系,社区社交的黏度维系;同时,中视频的发展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协同式、高精度、智屏化:智媒时代电视内容的创作、传播与接受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24年 第2期 4-12页
作者: 刘俊 马慧珍 胡冰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系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智能媒体的发展过程是技术与人体、虚拟与现实渐进交融的过程,新的信息生成、传播和接受的图景正以此为拐点酝酿展开。智媒时代的科技赋能让电视媒体在内容的创作、传播、接受上实现了智能化转型。具体来说,在创作上借助智媒实现人机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