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53 篇 期刊文献
  • 10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5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41 篇 医学
    • 657 篇 临床医学
    • 16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83 篇 理学
    • 82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52 篇 工学
    • 35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7 篇 农学
    • 46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67 篇 白血病
  • 61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52 篇 预后
  • 47 篇 间充质干细胞
  • 46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45 篇 造血干细胞
  • 39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35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29 篇 细胞凋亡
  • 27 篇 治疗
  • 21 篇 细胞增殖
  • 19 篇 基因突变
  • 18 篇 多药耐药
  • 18 篇 儿童
  • 16 篇 急性
  • 16 篇 骨髓增殖性肿瘤
  • 16 篇 k562细胞
  • 16 篇 再生障碍性贫血
  • 15 篇 细胞周期
  • 15 篇 细胞因子

机构

  • 23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6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6 篇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
  • 7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
  • 6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8 篇 天津医学健康研究...
  • 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7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干...
  • 11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
  • 7 篇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作者

  • 147 篇 邱录贵
  • 110 篇 肖志坚
  • 98 篇 程涛
  • 87 篇 王建祥
  • 66 篇 袁卫平
  • 65 篇 李增军
  • 65 篇 徐泽锋
  • 64 篇 王敏
  • 61 篇 韩忠朝
  • 60 篇 邹德慧
  • 58 篇 秦铁军
  • 55 篇 徐燕
  • 54 篇 庞天翔
  • 54 篇 熊冬生
  • 53 篇 张悦
  • 52 篇 饶青
  • 50 篇 易树华
  • 49 篇 李庆华
  • 44 篇 田征
  • 44 篇 安刚

语言

  • 95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学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59 条 记 录,以下是471-480 订阅
排序:
原发骨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10期35卷 914-917页
作者: 刘慧敏 易树华 刘恩彬 李增军 张洪菊 汝昆 邹德慧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目的 通过报道3例罕见的原发骨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经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和转归,对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和分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FN-γ在小鼠造血调节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3期22卷 612-616页
作者: 赵馨 邢海燕 田征 唐克晶 王敏 饶青 王建祥 张凤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研究旨在探讨IFN-γ在小鼠骨髓造血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RT-PCR方法扩增小鼠IFN-γ(mIFN-γ)片段,构建mIFN-γ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1-mIFN-γ-EF1-copGFP(pCDH-mIFN-γ-GFP)。将pCDHmIFN-γ-GFP和pCDH1-EF1-copGFP(pCDH-GF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分子化合物扩增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1期35卷 82-85页
作者: 张宇 程涛 高瀛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数量较低,移植后难以在患者体内有效进行造血重建,这也成为HSC临床应用的一个瓶颈。之前研究者曾采用加入多种细胞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与基质细胞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骨髓增殖性肿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开启分子诊断新时代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5期35卷 385-386页
作者: 肖志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世界卫生组织(WHO)髓系肿瘤分类(2008)中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包括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60例CD5+慢性B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免疫表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4期35卷 337-341页
作者: 易树华 李增军 王慧君 刘薇 吕瑞 于珍 齐军元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目的探讨我国CD5+B淋巴增殖性疾病(B—LPD)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LPD患者骨髓和(或)外周血细胞免疫表型特点,比较各免疫标志表达差异,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t(11;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KT的功能及其对造血系统和白血病的调节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2期35卷 180-182页
作者: 胡甜园 程涛 袁卫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一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来源: 评论
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0例高危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4期35卷 332-336页
作者: 黄文阳 邹德慧 隋伟薇 王婷玉 付明伟 李增军 徐燕 赵耀中 冯四洲 韩明哲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目的研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一线治疗高危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患者的疗效及不同诱导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1996年至2012年于完全缓解期接受ASCT治疗的30例ujL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患者中男23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增强剂量免疫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9例初治年轻中高危/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年 第6期35卷 546-550页
作者: 易树华 刘薇 吕瑞 李增军 徐燕 隋伟薇 黄文阳 王婷玉 邓书会 刘宏 傅明伟 邹德慧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目的 探讨增强剂量免疫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年轻、初治、中高危/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29例年龄≤60岁,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积分≥2分的初治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天津医科大 2015年 第6期21卷 525-529页
作者: 袁晴 杜雪 袁碧波 屈野 周园 石慧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天津300052 武警后勤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天津30030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医学中心 天津300020
目的:比较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MB-MSCs)的分离效果。方法:选择25~35岁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的月经血,分别采用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B-MSCs并进行传代。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形态变化;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 2014年 第11期36卷 1567-1572页
作者: 汪文君 邢文 周圆 杨逢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细胞)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入已分化的成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形态及功能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的一类细胞。因此,i PS细胞技术避免了传统ES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