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31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7 篇 医学
    • 218 篇 临床医学
    • 9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78 篇 理学
    • 277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66 篇 工学
    • 84 篇 生物工程
    • 8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24 篇 农学
    • 118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1 篇 林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27 篇 细胞凋亡
  • 26 篇 基因表达
  • 17 篇 克隆
  • 17 篇 cdna
  • 17 篇 基因治疗
  • 13 篇 肿瘤
  • 12 篇 基因
  • 12 篇 基因克隆
  • 12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1 篇 分子生物学
  • 10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10 篇 基因多态性
  • 10 篇 dna
  • 9 篇 白血病
  • 9 篇 原核表达
  • 9 篇 基因突变
  • 9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9 篇 功能
  • 8 篇 基因表达调控
  • 8 篇 相互作用

机构

  • 27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0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7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49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3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0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0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8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7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7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6 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
  • 6 篇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
  • 5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4 篇 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3 篇 黄秉仁
  • 50 篇 方福德
  • 47 篇 袁建刚
  • 44 篇 强伯勤
  • 43 篇 刘德培
  • 42 篇 郑德先
  • 39 篇 刘彦信
  • 38 篇 沈岩
  • 37 篇 陈保生
  • 35 篇 许彩民
  • 34 篇 沈珝琲
  • 32 篇 吴宁华
  • 31 篇 梁植权
  • 23 篇 潘华珍
  • 23 篇 邱长春
  • 22 篇 左瑾
  • 22 篇 曾武威
  • 22 篇 张俊武
  • 21 篇 彭小忠
  • 20 篇 陈虹

语言

  • 595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59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EHD3和FREM3基因间相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EHD3和FREM3基因间相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2011中国遗传会大会
作者: 石翠娟 王乐 张克让 王璇 沈岩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0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太原 03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05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 100096
重性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型多样,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尽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MDD分子遗传机制的理解,但其基因问的联合效应与疾病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HD3和FREM3基因间相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EHD3和FREM3基因间相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的遗传研究——遗传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会大会
作者: 石翠娟 王乐 张克让 王璇 沈岩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北京回龙观医院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型多样,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尽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M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HD2和FREM3基因间相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EHD2和FREM3基因间相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的遗传研究——遗传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会大会
作者: 石翠娟 王乐 张克让 王璇 沈岩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北京回龙观医院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型多样,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尽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M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汉族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QBI基因多态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0年 第5期26卷 418-422页
作者: 闵寒毅 刘英 牛妮芳 张美芬 朱席琳 赵家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10071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冒家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研究所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启动子和编码子在Vog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88例汉族VKH综合征患者和88名正常对照者纳入本研究.VKH综合征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7例,发病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croRNA-205对人皮肤上皮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0年 第6期30卷 613-618页
作者: 余佳 付红艺 汪晓艳 刘倩 王芳 冯涛 张俊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重庆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 重庆400016
目的观察microRNA-205(miR-205)在人皮肤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抑制和过量表达对于该类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体外合成的miR-205抑制剂(antagomir-205)处理人皮肤上皮细胞并检测抑制效果,观察其对皮肤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在293TN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ⅠB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0年 第7期30卷 677-682页
作者: 陶晓明 李国江 侯淑琴 萧占森 佟伟军 刘永跃 吴刚 张永红 邱长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 北京102400 通辽市卫生防疫站 内蒙古通辽028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目的分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蒙古族健康体检人群随机抽取1 819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高血压组840例,正常血压组979例。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MRG在皮肤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
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MRG在皮肤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
收藏 引用
中国遗传会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
作者: 金香兰 程禾 贾春实 张勇 高翔 陈杰 朱大海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
前期相关工作表明,MRG(Myostatin Related Gene)作为TGF-β超家族Myostatin的下游靶基因,在Myostatin处理的鸡原代成肌细胞中表达上调;Myostatin是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负调控因子,而MRG的功能目前知之甚少,在细胞中过表达MRG可以抑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核质转运调节细胞凋亡的蛋白质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分子生物学 2009年 第10期25卷 883-888页
作者: 李竹石 许彩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凋亡,也称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在面临严重威胁时发起的保护性主动死亡机制.凋亡对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涉及整个细胞的复杂过程,凋亡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众多凋亡相关因子的协调合作与精确调控.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7-H4,一个新发现的T细胞免疫负调节分子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 2009年 第6期29卷 794-798页
作者: 刘长征 杨克恭 陈松森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抗原提呈细胞调控T细胞免疫是通过B7家族中的一类共激活分子完成的,B7-H4是B7家族中一个新成员。人B7-H4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由六个外显子和五个内含子组成,其中的第六个外显子可用于选择性剪接,最终得到两个不同的产物。B7-H4是T细胞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胺氧化酶A启动子可变数目重复序列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的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 2009年 第6期31卷 728-734页
作者: 张洁旭 陈彦博 张克让 许琪 沈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太原030001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启动子可变数目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512例重性抑郁症患者与566名对照VNTR重复序列分布频率是否具有差异,并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