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35 篇 期刊文献
  • 173 篇 会议
  • 6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0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49 篇 医学
    • 820 篇 临床医学
    • 46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8 篇 中西医结合
    • 5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4 篇 中医学
    • 4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497 篇 理学
    • 487 篇 生物学
    • 4 篇 物理学
    • 4 篇 化学
    • 4 篇 生态学
  • 315 篇 工学
    • 158 篇 生物工程
    • 12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21 篇 农学
    • 203 篇 作物学
    • 8 篇 畜牧学
    • 5 篇 兽医学
  • 40 篇 管理学
    • 34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12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5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76 篇 基因表达
  • 54 篇 细胞凋亡
  • 48 篇 大鼠
  • 32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30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29 篇 基因治疗
  • 28 篇 cdna
  • 27 篇 小鼠
  • 26 篇 高血压
  • 25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24 篇 基因
  • 24 篇 产前诊断
  • 24 篇 治疗
  • 23 篇 基因多态性
  • 23 篇 基因克隆
  • 23 篇 克隆
  • 22 篇 基因突变
  • 22 篇 dna
  • 22 篇 肿瘤
  • 22 篇 一氧化氮合酶

机构

  • 99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3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30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93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5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6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26 篇 北京大学
  • 19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8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1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5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3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
  • 13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 篇 华北煤炭医学院
  • 10 篇 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5 篇 何维
  • 62 篇 方福德
  • 57 篇 袁建刚
  • 57 篇 陈保生
  • 56 篇 朱广瑾
  • 56 篇 李辉
  • 53 篇 黄尚志
  • 52 篇 强伯勤
  • 49 篇 郑德先
  • 47 篇 左萍萍
  • 46 篇 刘玉琴
  • 45 篇 林嘉友
  • 43 篇 刘彦信
  • 41 篇 孙仁宇
  • 40 篇 张孔来
  • 40 篇 刘景生
  • 39 篇 朱立平
  • 39 篇 黄秉仁
  • 37 篇 刘德培
  • 34 篇 沈岩

语言

  • 2,012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协和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201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α-ZAL、GST和17β E_2对去势食饵性大鼠HHCY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 第7期25卷 891-894页
作者: 洪霓 段金虹 张彦东 吴云清 甄攀攀 蒋东桥 戴顺龄 王雯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05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北京100069
目的复制去势(OVX)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模型,比较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AL)、染料木素(GST)和17β雌二醇(17βE2)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对照组(Control);②假手术+2.5%蛋氨酸组(Sham);③切除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玉米赤霉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及其激活信号通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9年 第4期89卷 266-270页
作者: 于晓红 王小明 斯琴 郭恒怡 吴其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1601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系
目的探讨α-玉米赤霉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活性氧(ROS)产生及其对激活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小分子RNA干扰(siRNA)技术消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用分子探针2,7-DCF测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野病毒与疫苗病毒基因特征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年 第11期30卷 1184-1188页
作者: 陈萌 张铁钢 陈丽娟 吴疆 杨洁 张伟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01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株和疫苗株的基因特征,初步分析疫苗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通过病例免疫史分析、病毒分离鉴定、SH基因序列分析,与其他基因型参考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及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氨基酸关键位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源性脑啡肽与加巴喷丁的脑皮层镇痛机制无关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C辑) 2009年 第10期39卷 986-990页
作者: 陈绍辉 赵晶 黄宇光 罗爱伦 左萍萍 杨楠 郝文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研究所药理室北京100005
研究为探讨加巴喷丁的脑皮层镇痛机制是否与内源性脑啡肽相关.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假手术组(S)和模型组(M),各组再按不同给药分为生理盐水(P)和加巴喷丁(G)两个亚组(最终分为C+P,C+G,S+P,S+G,M+P,M+G6组).部分坐骨神经结扎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核质转运调节细胞凋亡的蛋白质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9年 第10期25卷 883-888页
作者: 李竹石 许彩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凋亡,也称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在面临严重威胁时发起的保护性主动死亡机制.凋亡对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涉及整个细胞的复杂过程,凋亡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众多凋亡相关因子的协调合作与精确调控.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羊膜来源成体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收藏 引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09年 第5期25卷 754-760页
作者: 史明霞 李维佳 李炳宗 李静 赵春华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昆明65003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 苏州215004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 北京100005
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其中成体干细胞由于不存在伦理问题,更为广大学青睐。本研究成功从人羊膜间质细胞中分离纯化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首先从羊膜间质细胞中通过极限稀释法进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胎儿骨髓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 第14期13卷 2673-2679页
作者: 史明霞 李静 廖联明 陈斌 李炳宗 陈磊 赵春华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云南省昆明市650032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北京市100005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是否成功,依赖于经静脉输注后能否定居于靶器官并长期存活,这个过程被称为归巢。然而,调节和控制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胎儿骨髓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髓归巢的机制,观察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放射损伤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潜能及造血干细胞龛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 第3期30卷 295-300页
作者: 马杰 史明霞 李炳宗 李静 房佰俊 孙慧 赵春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05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 河南郑州450008
目的观察放射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MSCs)体外成骨潜能及体内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logic stemcells,HSCs)龛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及接受4 Gy放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BMMSCs,用碱性磷酸酶(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神经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在面运动核团的表达变化
收藏 引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 第6期30卷 766-769页
作者: 李万鑫 高志强 徐淼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目的研究切断面神经后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在面运动核团内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lk-1+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aGVHD的预防和治疗
Flk-1+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aGVHD的预防和治疗
收藏 引用
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
作者: 李红凌 陈建河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目的:观察Flk-1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aGVHD小鼠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的影响。方法:将雄性DBA/2小鼠脾细胞(5×10~6/只)输入到接受10Gy照射的雌性BALB/c小鼠体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