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55 篇 期刊文献
  • 192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1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44 篇 农学
    • 1,008 篇 林学
    • 34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05 篇 园艺学
    • 104 篇 作物学
    • 78 篇 畜牧学
    • 70 篇 植物保护
    • 21 篇 草学
  • 745 篇 工学
    • 499 篇 林业工程
    • 7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7 篇 农业工程
    • 30 篇 生物工程
    • 2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4 篇 水利工程
    • 2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3 篇 城乡规划学
    • 12 篇 建筑学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79 篇 理学
    • 326 篇 生物学
    • 317 篇 生态学
    • 48 篇 大气科学
  • 57 篇 医学
    • 3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6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1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8 篇 楸树
  • 37 篇 杨树
  • 36 篇 无性系
  • 36 篇 生长
  • 36 篇 遗传多样性
  • 34 篇 日本落叶松
  • 33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1 篇 杉木
  • 30 篇 白蜡虫
  • 29 篇 生物量
  • 29 篇 种源
  • 28 篇 核桃
  • 28 篇 土壤水分
  • 27 篇 牡丹
  • 27 篇 栓皮栎
  • 26 篇 日变化
  • 26 篇 遗传变异
  • 26 篇 光合作用
  • 24 篇 沙棘
  • 22 篇 光合特性

机构

  • 66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9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9 篇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
  • 14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9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3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2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5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6 篇 国家林业局城市森...
  • 4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7 篇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
  • 4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0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6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3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1 篇 国家林业局资源昆...
  • 29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9 篇 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14 篇 王军辉
  • 149 篇 张建国
  • 130 篇 张劲松
  • 127 篇 王成
  • 117 篇 陈晓鸣
  • 112 篇 孟平
  • 103 篇 孙振元
  • 100 篇 段爱国
  • 98 篇 王雁
  • 84 篇 彭镇华
  • 80 篇 张守攻
  • 73 篇 马建伟
  • 70 篇 王贵禧
  • 67 篇 韩蕾
  • 67 篇 惠刚盈
  • 63 篇 周金星
  • 61 篇 苏晓华
  • 56 篇 郑勇奇
  • 55 篇 孙晓梅
  • 54 篇 贾宝全

语言

  • 2,14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148 条 记 录,以下是1631-1640 订阅
排序: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湿地科学 2009年 第1期7卷 53-59页
作者: 李伟 崔丽娟 张曼胤 王义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24
利用“3S”技术,对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周边地区1993年、2001年、2003年和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了动态分析。将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划分为红树林、米草(Spartina)地、滩涂、水域、建设及交通用地、其他林地与农田7类;分析各类型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华大学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空气PM10浓度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9年 第5期45卷 153-156页
作者: 校建民 王成 吴志萍 杨伟伟 侯晓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 北京100091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 PM10 in six types of green lands in campu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10 concentration exhibited obvious daily and monthly variation,and also had remarkabl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ITS序列及SSR标记分析核桃与铁核桃亲缘关系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6期33卷 35-38页
作者: 王滑 阎亚波 张俊佩 裴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洛阳市林业局
核桃与铁核桃是我国核桃属两个主要栽培种,而后者又是我国特有种,关于两个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分别以核桃与铁核桃的5个居群为试材,采用ITS序列多态性分析及SSR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讨论了两个种的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梭梭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与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 第1期18卷 28-35页
作者: 王葆芳 张景波 杨晓晖 江泽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内蒙古磴口015200
对6个种源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Bunge〕的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并对这些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梭梭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寒沙区沙障固沙效益与生态功能观测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9年 第3期23卷 38-41页
作者: 王学全 卢琦 杨恒华 杨德福 赵雪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青海省治沙试验站 青海共和813005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共和盆地设置的沙障进行连续3 a风积风蚀以及土壤水分观测。结果表明,粘土沙障取材廉价方便,保水、抗风蚀性能强,是适合高寒沙区的较理想的沙障,同时在沙丘坡度4%~12%之间容易形成水蚀沟,最大水蚀沟密度达到14%,破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北和山东冬枣果实品质评价及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09年 第1期22卷 48-54页
作者: 马庆华 续九如 王贵禧 姚立新 李颖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胭脂红酸的比较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09年 第18期30卷 303-306页
作者: 郭元亨 马李一 郑华 张弘 甘瑾 张忠和 张雯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胭脂虫红色素样品中的胭脂红酸,以Sigma公司生产的胭脂红酸为标样,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峰面积和用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分别绘制标准曲线方程得:Y=7.8260X,R2=0.9988和Y=0.0137X,R2=0.9997浓度在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地区不同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资源管理 2009年 第4期 109-115页
作者: 崔丽娟 商晓静 王义飞 李伟 张曼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选择北京地区芦苇、东方香蒲、水芹、睡菜和蒿柳5种湿地植物,设计6种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研究不同湿地植物单种及其配置对水中pH值、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通过连续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对污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胭脂虫蜡的提取分离及初步精制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09年 第16期30卷 162-165页
作者: 郑华 张弘 甘瑾 唐莉英 赵虹 卢艳民 马李一 张忠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为提高胭脂虫全虫利用价值,开发昆虫蜡新资源,用几种常见有机溶剂对胭脂虫蜡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和精制。结果表明,胭脂虫蜡提取宜选择二甲苯或四氯化碳为溶剂,提取率可达2.95%~2.97%;二甲苯提取物经无水乙醇(单级)精制处理,可得到熔点8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胭脂虫甲壳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09年 第2期30卷 107-109页
作者: 郑华 张弘 陈晓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实验对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色素加工剩余物进行甲壳素提取。结果表明,蛋白质脱除最适条件为NaOH浓度1.0mol/L,反应温度80℃,时间2h;无机盐脱除最适条件为盐酸浓度1.0mol/L,反应温度50℃,时间60min。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