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9 篇 期刊文献
  • 10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34 篇 理学
    • 247 篇 地理学
    • 195 篇 大气科学
    • 54 篇 地质学
    • 49 篇 生态学
    • 9 篇 生物学
    • 8 篇 海洋科学
    • 5 篇 化学
    • 5 篇 地球物理学
  • 206 篇 工学
    • 72 篇 水利工程
    • 5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林业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75 篇 农学
    • 5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7 篇 畜牧学
    • 10 篇 林学
    • 9 篇 草学
    • 4 篇 作物学
  • 23 篇 管理学
    • 10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6 篇 经济学
    • 9 篇 应用经济学
    • 8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法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历史学

主题

  • 78 篇 青藏高原
  • 66 篇 气候变化
  • 32 篇 多年冻土
  • 31 篇 冰川
  • 30 篇 祁连山
  • 29 篇 降水
  • 23 篇 冰川变化
  • 21 篇 物质平衡
  • 21 篇 天山
  • 19 篇 积雪
  • 19 篇 老虎沟12号冰川
  • 18 篇 1号冰川
  • 16 篇 玉龙雪山
  • 16 篇 气温
  • 16 篇 遥感
  • 15 篇 冰芯
  • 13 篇 气溶胶
  • 13 篇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
  • 13 篇 季节变化
  • 12 篇 七一冰川

机构

  • 447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103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10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9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1 篇 兰州大学
  • 44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38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6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35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33 篇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21 篇 南京大学
  • 18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13 篇 中国气象局
  • 13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 12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2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

作者

  • 104 篇 李忠勤
  • 60 篇 何元庆
  • 58 篇 秦大河
  • 55 篇 秦翔
  • 54 篇 赵林
  • 51 篇 刘时银
  • 49 篇 任贾文
  • 48 篇 效存德
  • 44 篇 丁永建
  • 38 篇 康世昌
  • 34 篇 杜文涛
  • 33 篇 叶柏生
  • 32 篇 王宁练
  • 32 篇 王世金
  • 29 篇 孙维君
  • 25 篇 王杰
  • 24 篇 张明军
  • 24 篇 贺建桥
  • 24 篇 李宗省
  • 23 篇 刘宇硕

语言

  • 751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稗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小波分析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水文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作者: 矦朵朵 郝慧清 李忠勤 贾玉峰 特力格尔 曹永强 郝永红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中亚山地的典型冰川,研究其水文特征对区域水资源、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退缩,改变了区域的水文过程。为探究山地冰川水文过程及其垂直变化规律,利用M-K方法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和程活动对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1年 第1期40卷 35-51页
作者: 马超 崔培培 钟广睿 孟梦 杨城 马雯思 河南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矿山时空信息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焦作454003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徐州22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 南宁530023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站 兰州730000
基于1982—2015年的GIMMS NDVI3g+及同期气候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获得青藏铁路沿线直接影响区和生态背景区的年内NDVI最大值、年际NDVI平均值,对其进行了趋势分析、变异分析、气候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部分结果用MODIS NDVI(2001—201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估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0年 第5期39卷 1734-1744页
作者: 李传华 孙皓 王玉涛 曹红娟 殷欢欢 周敏 朱同斌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 兰州730000
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RF和RBF-ANN)估算了2002-2018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分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NPP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机器学习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相互关系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经济 2020年 第4期36卷 69-74页
作者: 徐馨裔 刘志有 董露 李慧 党海涛 宁静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通过定性与相关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针对土地利用的产业格局和分布特征结合新的规划期给予理论指导和科学建议,以期为研究区的城乡规划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研究区产业结构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研究回顾、进展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冰川冻土 2019年 第1期41卷 75-92页
作者: 赵井东 王杰 杨晓辉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及其演化可为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古气候环境重建提供基础信息及关键证据,正确认知冰川发育条件及正确运用冰川遗迹判别标准又是重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及其演化的关键。中国东部中低山地第四纪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冰冻变化的适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年 第2期15卷 178-186页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方一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冰冻变化的适应研究冰冻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是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跨学科集成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步于2007年的中国冰冻变化适应研究,经历了早期的探索,研究重点由评价脆弱性发展为量化冰冻变化的影响,形成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InVEST模型的石羊河上游产水量驱动因素识别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9年 第12期38卷 3789-3799页
作者: 赵亚茹 周俊菊 雷莉 向鹃 黄美华 冯炜 朱国锋 魏伟 王静爱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 甘肃武威73300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100875 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 兰州73007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石羊河流域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水资源匮乏,环境问题突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对其上游产水过程的研究将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InVEST模型,以1986、2000、2010和2015年土壤、气象及土地利用数据作为输入,对石羊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柴达木盆地中的砂楔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8年 第1期38卷 86-96页
作者: 吴吉春 盛煜 赵林 王生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甘肃兰州730000
冰楔假形和原生砂楔是指示古冻土发育的重要证据。两者虽然具有相似的外观形态,但形成过程不同,在反映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冻土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指示意义。在利用地层中的楔形构造推测古环境时,确定其类型是正确解读其环境意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区多源遥感影像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冰川冻土 2018年 第5期40卷 951-959页
作者: 韩惠 杨晓辉 赵井东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冰雪独有的性质与特性使得基于遥感影像对其进行信息提取成为可能,如何进行精准的冰雪信息提取是冰雪时空变化研究的关键和基本要求。利用多源遥感影像(TM、IRS-P5和SAR)对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区的冰川进行信息提取,采用不同分类方法和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学分析中雪冰样品采集和预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收藏 引用
冰川冻土 2017年 第5期39卷 1075-1083页
作者: 王晓香 效存德 高新生 郭治龙 崔晓庆 赵雪茹 王肖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雪冰是重建过去时段甚至几十万年尺度气候环境状况的重要载体,其环境记录成为反演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雪冰化学分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雪冰样品的采集、运输及冰芯样品的提取和分割等过程是研究冰雪环境记录的关键环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