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64 篇 期刊文献
  • 10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59 篇 农学
    • 68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1 篇 畜牧学
    • 106 篇 草学
    • 95 篇 林学
    • 62 篇 作物学
  • 656 篇 理学
    • 491 篇 生态学
    • 94 篇 大气科学
    • 32 篇 地理学
    • 25 篇 生物学
    • 11 篇 地质学
    • 8 篇 地球物理学
  • 434 篇 工学
    • 12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15 篇 水利工程
    • 103 篇 农业工程
    • 7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5 篇 林业工程
    • 33 篇 城乡规划学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97 篇 管理学
    • 49 篇 公共管理
    • 2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4 篇 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医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71 篇 气候变化
  • 56 篇 青藏高原
  • 53 篇 高寒草甸
  • 34 篇 喀斯特
  • 34 篇 陆地生态系统
  • 31 篇 中国
  • 31 篇 黄土高原
  • 30 篇 土地利用
  • 28 篇 碳循环
  • 27 篇 土壤有机碳
  • 26 篇 土壤水分
  • 26 篇 生态系统
  • 26 篇 遥感
  • 25 篇 土壤呼吸
  • 25 篇 涡度相关
  • 24 篇 温度敏感性
  • 23 篇 土壤
  • 23 篇 高寒草地
  • 23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22 篇 ndvi

机构

  • 707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66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9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0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8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5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48 篇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
  • 43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35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3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 28 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 2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26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25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作者

  • 177 篇 于贵瑞
  • 87 篇 何念鹏
  • 86 篇 王辉民
  • 80 篇 孙晓敏
  • 77 篇 yu guirui
  • 73 篇 何洪林
  • 72 篇 邵明安
  • 66 篇 温学发
  • 61 篇 张心昱
  • 57 篇 石培礼
  • 55 篇 王军邦
  • 52 篇 张宪洲
  • 51 篇 王绍强
  • 50 篇 周玉科
  • 50 篇 王秋凤
  • 49 篇 he honglin
  • 49 篇 张黎
  • 48 篇 he nianpeng
  • 48 篇 欧阳竹
  • 45 篇 任小丽

语言

  • 1,57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1572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横断山区产水服务空间异质性及归因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0年 第3期75卷 607-619页
作者: 戴尔阜 王亚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站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包括产水服务在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已被纳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决策中,识别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是进行决策的基础,而空间分异的定量归因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以空间异质性明显的中国横断山区为研究区,借助InVEST模型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温带森林不同冠层结构的光谱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年 第7期35卷 1980-1985页
作者: 于泉洲 王绍强 黄昆 周蕾 陈蝶聪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冠层是植被进行生态过程的主要层次,森林冠层结构影响冠层生化组分的遥感反演,因此对其光谱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冠层生化组分反演的精度。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提取不同林冠反射率,运用连续统去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植被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格兰杰效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19年 第5期38卷 718-730页
作者: 周玉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多变的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因此分析高原植被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对气候变化研究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1982-2012年青藏高原气象数据(气温、降水)以及GIMMS NDVI3g遥感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蒸散规律及其关键控制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年 第6期45卷 695-706页
作者: 袁国富 罗毅 邵明安 张佩 朱绪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干旱区内陆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带蒸散耗水规律及其控制机制是内陆河流域下游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本研究对塔里木河下游两种典型河岸林群落胡杨群落和柽柳群落的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蒸散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发现河岸林带生长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8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变化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18年 第11期73卷 2150-2167页
作者: 徐丽 于贵瑞 何念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0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碳源/汇功能仍然不清楚。利用中国1980s(1979-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同时收集整理2010s(2004-2014年)已发表的有关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耦合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18年 第7期73卷 1381-1393页
作者: 高扬 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通过水文通量的物理作用紧密耦合,其时空尺度的物质和能量耦合为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物质平衡和能量流动提供重要基础。通过研究流域尺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文耦合过程,将更加深刻揭示水循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年 第4期37卷 490-501页
作者: 于贵瑞 朱剑兴 徐丽 何念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_(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和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发展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0年 第12期75卷 2669-2683页
作者: 廖小罕 封志明 高星 孙鸿烈 孙九林 于贵瑞 戴尔阜 占车生 马泽清 于秀波 何洪林 杨雅萍 刘荣高 戴君虎 刘闯 王卷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80年来,十分重视野外台站(网络)和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研究所建立了4个野外观测研究网络,引领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了2个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当雄河谷阳坡海拔梯度上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年 第10期32卷 2810-2814页
作者: 焦全军 张兵 刘良云 何永涛 胡勇 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站北京100101
以西藏当雄河谷阳坡海拔梯度上植被冠层光谱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位置上植被光谱特征差异及物理含义,通过植被光谱特征的分层聚类分析,评估当雄阳坡植被垂直分布的遥感识别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分指数(WI)、光谱红边位置(REP)、归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磷供应量及比例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 第9期42卷 963-970页
作者: 田大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