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3 篇 期刊文献
  • 5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9 篇 工学
    • 5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 篇 光学工程
    • 16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工程
  • 28 篇 理学
    • 21 篇 物理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 篇 高温超导体
  • 6 篇 分子束外延
  • 4 篇 mems
  • 3 篇 squid
  • 3 篇 外腔
  • 3 篇 光学电流传感器
  • 3 篇 微电子机械系统
  • 3 篇 熔融织构
  • 3 篇 太拉赫兹
  • 3 篇 有限元分析
  • 3 篇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
  • 3 篇 电学性能
  • 3 篇 加速度传感器
  • 3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3 篇 扭转微镜
  • 2 篇 闭环控制
  • 2 篇 应变
  • 2 篇 连续介质近似
  • 2 篇 石墨烯
  • 2 篇 谐振器

机构

  • 41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26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1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10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5 篇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
  • 5 篇 上海科技大学
  • 4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
  • 4 篇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
  • 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篇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
  • 3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中科院研究生院

作者

  • 19 篇 龚谦
  • 14 篇 王跃林
  • 14 篇 谢晓明
  • 13 篇 王海龙
  • 11 篇 gong qian
  • 11 篇 李昕欣
  • 9 篇 李铁
  • 8 篇 李配军
  • 8 篇 张宏
  • 8 篇 王智河
  • 8 篇 严进一
  • 8 篇 白忠
  • 7 篇 邱里
  • 7 篇 孙晓玮
  • 7 篇 wang hai-long
  • 7 篇 吴亚明
  • 7 篇 荣亮亮
  • 6 篇 张永刚
  • 6 篇 聂阳
  • 6 篇 丁世英

语言

  • 15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硅基集成式微型平面纳米级定位平台控制
收藏 引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9年 第B11期 232-235,254页
作者: 王家畴 李昕欣 孙立宁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为了解决纳米级定位平台小型化、低能耗、定位精度高的问题,基于结构、驱动和检测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研制出了一种硅基片上集成式微型平面纳米级XY定位平台,在建立定位平台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分析软件对定位平台开环和闭环控制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的并行分型系统检测AGT M235T和ACE I/D基因多态性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第9期32卷 1050-1054页
作者: 张世扬 肖振贤 赵建龙 肖君华 曹慧敏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基因多态性蕴藏着大量遗传信息,分型技术研究多态性的主要研究手段。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的基因多态性并行检测系统,该系统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与基因芯片技术。对AGT M 235T 3种基因型和ACE I/D 3种基因型分型,同直接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双通分离窗滤波算法的激光雷达数据预处理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年 第9期19卷 2203-2205页
作者: 邵长东 余志军 何风行 刘海涛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050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江苏无锡214135 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地图创建是移动机器人领域一个基本且重要的方面;数据预处理环节是利用激光雷达建立环境地图的初始环节,由于环境及激光雷达自身的原因,测距数据中存在抖动和噪声,为了减弱抖动和噪声对于建立地图的影响,需要对测距数据进行滤波平滑;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双栅硅纳米线场效应管
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双栅硅纳米线场效应管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戴鹏飞 高安然 王跃林 李铁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传统CMOS工艺,设计并制造的以硅纳米线为导电沟道、同时具有正栅和背栅结构的双栅场效应管.笔者通过对不同栅压下该器件沟道电流变化的测量分析,深入研究了场效应管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器件的沟道电流变化率与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d_(1-x)Mn_xTe/CdTe抛物量子阱内激子结合能研究
收藏 引用
量子电子学报 2015年 第5期32卷 635-640页
作者: 张金凤 王海龙 龚谦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山东曲阜273165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变分法计算了Cd_(1-x)Mn_xTe/CdTe抛物量子阱内不同Mn组分下激子的结合能,给出了结合能在不同Mn组分下随阱宽、垒宽、外加电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激子结合能是阱宽的一个非单调函数,随阱宽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nyAl1-yAs线性渐变缓冲层对InP基HEMT材料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2年 第4期41卷 726-732页
作者: 田方坤 艾立鹍 孙国玉 徐安怀 黄华 龚谦 齐鸣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子工程中心 北京100049 海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海南海口571158
采用气体源分子束外延(GSMBE)技术,研究了InP衬底上InAlAs线性渐变缓冲层对InGaAs/InAlAs高迁移率晶体管(HEMT)材料特性影响。研究了不同厚度和不同铟含量的InAlAs线性渐变缓冲层对材料的表面质量、电子迁移率和二维电子气浓度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Ka波段小型化SIW准椭圆滤波器
收藏 引用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 第12期42卷 95-97页
作者: 高一强 陈尚 徐波 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文提出了一种Ka波段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SIW)准椭圆滤波器,该滤波器由2个工作在TE101模式的SIW腔体和1个工作在TE201模式的SIW腔体组成。利用一个新颖的三阶拓扑结构和交叉耦合,在滤波器的下阻带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自对准硬掩膜版制备石墨烯场效应管
利用自对准硬掩膜版制备石墨烯场效应管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梁晨 周玉修 王文荣 王跃林 李铁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自对准硬掩膜版制备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方法.自对准掩膜版由MEMS工艺制成.利用此硬掩膜版,可以避免在场效应管电极制备过程中的光刻,从而减小光刻胶对石墨烯的污染.测试表明,器件栅压对石墨烯电学性能有调制作用,器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OS兼容硅纳米线阵列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CMOS兼容硅纳米线阵列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作者: 高安然 戴鹏飞 鲁娜 王跃林 李铁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文中基于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技术的硅纳米线加工技术,采用传统的光刻、刻蚀和沉积技术,利用Si(111)面的自停止腐蚀和硅纳米线的自限制氧化特性,成功地实现了硅纳米线的制造.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控性强,特别适合批量制造的需要.制造的纳米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感应信号控制的改进方案及其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年 第26期47卷 222-224页
作者: 赵显忠 曹红兵 王营冠 刘海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江苏无锡214135
提出一种改进的感应信号控制算法,并以交叉口平均车辆延误以及平均排队长度作为评价控制算法的指标,采用Paramics为仿真软件;将该算法与传统感应信号控制算法及Synchro 7优化的定时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改进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