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7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 篇 经济学
    • 28 篇 应用经济学
    • 20 篇 理论经济学
  • 34 篇 法学
    • 21 篇 政治学
    • 7 篇 法学
    • 6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公安学
  • 33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工学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5 篇 历史学
    • 3 篇 世界史
    • 2 篇 中国史
  • 5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3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艺术学

主题

  • 6 篇 经济增长
  • 4 篇 中国
  • 4 篇 全要素生产率
  • 3 篇 改革
  • 3 篇 美国
  • 3 篇 贸易
  • 2 篇 碳中和
  • 2 篇 相对劳动生产率
  • 2 篇 商业信用
  • 2 篇 经济学家
  • 2 篇 气候变化
  • 2 篇 安全
  • 2 篇 接触
  • 2 篇 波动性
  • 2 篇 数据化
  • 2 篇 劳动压榨
  • 2 篇 法院
  • 2 篇 科技创新
  • 2 篇 老龄化
  • 2 篇 金融危机可预测性

机构

  • 27 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23 篇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
  • 1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3 篇 伦敦经济学院
  • 11 篇 伦敦大学
  • 10 篇 英国伦敦大学
  • 9 篇 吉林财经大学
  • 7 篇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江西财经大学
  • 3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
  • 2 篇 纳瓦拉大学
  • 2 篇 广东财经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2 篇 哥伦比亚大学
  • 2 篇 智利大学

作者

  • 13 篇 卢荻
  • 9 篇 黎贵才
  • 3 篇 巴里.布赞
  • 3 篇 朱民
  • 2 篇 邵宗林
  • 2 篇 文安立
  • 2 篇 刘爱文
  • 2 篇 蒂特马斯
  • 2 篇 岳启
  • 2 篇 刘继同
  • 2 篇 马丁·雅克
  • 2 篇 高岭
  • 2 篇 廖红伟
  • 2 篇 艾略特·阿什
  • 2 篇 玛丽·朱莉·沙纳尔
  • 2 篇 叶欣
  • 2 篇 许钊颖
  • 2 篇 本杰明·m.陈
  • 2 篇 毛珊珊
  • 2 篇 蔡泽昊

语言

  • 9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实绩中心"
9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中国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抑制还是促进?
收藏 引用
经济研究参考 2021年 第18期 114-127页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刘爱文 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对传统的单一银行体制的金融模式进行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步伐的加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追求“自由化”“商业化”“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企业对非洲就业发展的贡献——基于一项大规模调查的比较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年 第6期11卷 184-224页
作者: 卡洛斯·奥亚 弗洛林·薛弗 齐昊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发展研究系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发展系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利用一项在埃塞俄比亚和安哥拉实施的大规模调查所提供的比较性数据,本文挑战了一些媒体和学术研究所普遍持有的三种常见看法:一是中国企业倾向于雇用中国籍劳工,中国企业为非洲工人创造的就业非常有限;二是中国企业在工资和福利等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据化时代的受众:媒体研究的关键问题
收藏 引用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 第9期 41-51页
作者: 索尼娅·利文斯通 杨嵘均 谢芷珺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与传播系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本文对社交媒体平台日益增长的力量及其创新的数据化实践所带来的紧迫挑战进行了批判性研究,进而剖析“受众是轻信的、无知的和被剥削的”这一刻板印象如何阻碍了媒介研究的发展。在回顾有关受众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作者展现了实证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净零中央银行:绿化金融体系的下一阶段
收藏 引用
清华金融评论 2021年 第12期 39-40页
作者: 尼克·罗宾斯 西蒙·迪考 乌尔里希·沃尔兹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可持续金融中心
联合国为在未来30年内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设定了硬性的金融愿景。金融监管当局将在实现这一愿景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将这一愿景称为“净零中央银行”(Net Zero Central Banking)。未来10年,向净零中央银行转型必将是全球金融体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思“数据和人工智能向善”——当前趋势与未来之路
智能社会研究
收藏 引用
智能社会研究 2024年 第2期3卷 139-166页
作者: 维勒·奥拉 詹姆斯·鲍尔斯 阚天颜(译) 吕鹏(译)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播学院 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政策学院第三部门组织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中国研究中心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向善”和“人工智能向善”倡议开始兴起,旨在推动和组织各种力量去使用新的计算技术解决社会问题。这些倡议对于计算技术的能力如何被理解为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工具产生了持续影响。本文分析了以上倡议从一句口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中和催生绿色发展新范式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 第7期 89-90页
作者: 朱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红杉中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
碳中和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发展范式的颠覆性变革。目前全球面临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实质是传统发展范式和传统现代化的危机。传统的现代化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以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为标准。
来源: 评论
数字金融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武汉 2022年 第13期 140-142页
作者: 吴佳霖 王致博 王洪民 中央民族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综合服务中心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数字金融高速发展,但各类数字金融创新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着涉及面广泛以及高杠杆等特点,由此在发展中面临着技术与系统等各类潜在风险。在时间推移下,数字金融及互联网技术在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P剧吸附性文化品牌构建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年 第4期42卷 128-133页
作者: 赵楠 张海韵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吸附性文化品牌系原创概念,IP改编剧即是打造吸附性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它充分利用IP背后庞大的价值结构网,最大限度地延长IP文化价值产业链,帮助初生品牌在市场上快速成长。近年在国际传播中成为赢家的IP剧《权力的游戏》等品牌构建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足鼎立”的新全球化双层治理体系
收藏 引用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年 第9期 123-154+159-160页
作者: 鞠建东 彭婉 余心玎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世纪70—90年代,霸权稳定论是学界关于全球治理结构的代表性理论,其认为由一个霸权国家提供全球公共品、主导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才能形成稳定的全球体系。尽管霸权稳定论的相关学术讨论已经式微,但霸权稳定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对全球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年 第9期11卷 2746-2771页
作者: 姜竹 邹博杨 丛琳 谢春萍 李传 谯耕 赵彦琦 聂彬剑 张童童 葛志伟 马鸿坤 金翼 李永亮 丁玉龙 伯明翰大学化工学院储能研究中心 英国伯明翰B152TT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 英国伦敦WC2A 2AE 北京工业大学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北京100124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德国柏林10623 江苏大学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研究院 江苏镇江21201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190 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212499
储热技术在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储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装置、系统、政策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储热材料的性能提升,本文对构建复合型储热材料的配方研究、材料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