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当归-黄精药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活性成分、靶点通路,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对当归-黄精的化学成分和靶点进行预测,搜寻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 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 GKB)和疾病基因网络数据库(Dis Ge NET)预测单纯性肥胖相关靶点。对药物与疾病的靶标基因取交集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寻找核心基因。采用生物信息数据库(DAVID)数据库和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及其作图。应用Auto Dock 1.5.7软件对排名前5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的方法建立单纯性肥胖模型,当归-黄精给药10周,给药量为当归(2.06 g·kg-1)、黄精(2.06 g·kg-1)、当归-黄精(4.11 g·kg-1),模型组小鼠予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脂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观察肝脏和脂肪细胞的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m 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当归-黄精治疗单纯性肥胖可能是通过其主要化学成分MOL009760(西伯利亚苷A_qt)、MOL003889(甲基原薯蓣皂苷_qt)、MOL009766(白藜芦醇)、MOL006331(4′,5-二羟基黄酮)、MOL004941(黄芩素)影响核心靶点EGFR、STAT3的蛋白表达,进而调节PI3K/Akt、JAK/STAT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质量、体脂重、血清中TG、TC、TNF-α、IL-6、瘦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EGFR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TAT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模型小鼠肝组织结构紊乱,有明显的脂肪空泡,胞质疏松,脂质积累,脂肪变性;模型组小鼠白色脂肪(WAT)和棕色脂肪(BAT)中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增大,单位面积细胞数量减少,形状不规则。与模型组比较,当归-黄精组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体脂重、TC、IL-6、TNF-α、瘦素、EGFR m RNA表达水平(P<0.01),TG明显降低(P<0.05);STAT3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肝细胞异常结构明显改善,脂肪空泡体积明显缩小及数量显著减少,肝细胞形态向正常组接近;脂肪细胞的直径明显变小,单位面积脂肪细胞数目变多。结论:当归-黄精能通过关键的活性成分影响EGFR、STAT3等靶点蛋白的表达及调控PI3K/Akt、JAK/STAT等信号通路,修复损伤的肝脏和脂肪细胞,缓解小鼠肥胖疾病的进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