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7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 篇 文学
    • 12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 篇 工学
    • 2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 篇 软件工程
  • 16 篇 法学
    • 15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0 篇 物性角色
  • 9 篇 主观性
  • 5 篇 词汇语义
  • 5 篇 隐性否定
  • 5 篇 否定意义
  • 5 篇 语义演变
  • 5 篇 汉语方言
  • 5 篇 词汇化
  • 4 篇 物性结构
  • 4 篇 事实性
  • 4 篇 自然语言处理
  • 4 篇 乐观原则
  • 4 篇 形容词
  • 4 篇 释义模板
  • 3 篇 语义特征
  • 3 篇 本字考证
  • 3 篇 同义名词
  • 3 篇 人工智能
  • 3 篇 本体
  • 3 篇 喻体

机构

  • 155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澳门大学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中文系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工业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
  • 2 篇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
  • 1 篇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
  • 1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
  • 1 篇 银联国际有限公司
  • 1 篇 江苏高校语言能力...

作者

  • 92 篇 袁毓林
  • 51 篇 yuan yulin
  • 29 篇 董秀芳
  • 17 篇 项梦冰
  • 14 篇 詹卫东
  • 11 篇 刘彬
  • 10 篇 李强
  • 9 篇 dong xiufang
  • 7 篇 寇鑫
  • 7 篇 liu bin
  • 7 篇 zhan weidong
  • 6 篇 yuan yu-lin
  • 6 篇 曹宏
  • 5 篇 kou xin
  • 5 篇 dong xiu-fang
  • 3 篇 王明华
  • 3 篇 魏雪
  • 3 篇 li qiang
  • 3 篇 尹常乐
  • 3 篇 崔璨

语言

  • 15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汉语方言里的寻找义动词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集刊 2018年 第2期21卷 482-497,66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汉语方言寻找义动词的主要词形为'寻'和'找',它们的地理分布很有特点。'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的广阔地区,而'寻'则在'找'分布区的东南、西北两翼。这种分布格局和明代中期北京兴起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汉语“S1S2是V”句式的句法特点研究
收藏 引用
对外汉语研究 2016年 第1期 19-31页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种特殊的“S1S2是V”句式,比如“你这是怎么了?”“你们这是干什么?”等,它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主谓谓语句.本文试图全面揭示这类句式的句法特点.文章指出,这种句式可以通过成分的易位、复用和添加等手段进行多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界定吴语区的同言线束
收藏 引用
现代语言学 2019年 第6期7卷 895-913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本文立足于吴语的区别性特征,从《汉语方言地图集》选取6幅方言地图,在对所涉语言项目的种种变异形式进行两分的概括后分别绘制出同言线地图,并将它们综合在一起,从而呈现出可以用来界定吴语区的同言线束,最后还通过同言线和高程模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礼貌表达到充分必要条件副词——“亏”类词幸好与充要条件意义的来源和演变
收藏 引用
语言学论丛 2019年 第2期 61-87页
作者: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本文通过考察历史语料,讨论了"亏"从动词到副词的意义和功能演变及其语法化路径。文章指出,秦汉时期"亏"主要有不及物的"亏损"和及物的"使……亏损"两种意义;至迟到唐宋之际,用于社会领域的&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语言表达看疫情下人们的因果认知与反思归因
收藏 引用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 第5期5卷 32-47页
作者: 袁毓林 北京大学 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本文以Pearl&Mackenzie(2018)提出的“因果关之梯”为框架,考察和分析新冠疫情下,人们对各种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及其效果的因果认知与反思归因。特别是通过相关的语言表达,来提取和分析人们对疫情及干预措施的种种观察与认识,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马铃薯历史札记
收藏 引用
现代语言学 2018年 第2期6卷 342-377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本文站在语文的立场,试图澄清中国马铃薯历史中的若干问题。中国和日本都是在18世纪下半叶成功引种马铃薯的。日本的引种时间在1777~1786这十年间,地点是长崎,叫名为jagatala-imo。中国的最早记载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房县志》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词汇地理的一般程序 ——以“冰雹”的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科研究 2012年 第2期1卷 7-23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方言地理中国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而全国性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也迟至2008年才首次出版。本文以《汉语方言地图集》(LACD)词汇卷007图(冰雹)的研究为例,具体阐述进行汉语词汇地理研究的一般程序(描写性地图的绘制;解释性地图的绘制;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说“冰雹”
收藏 引用
现代语言学 2013年 第1期1卷 1-6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汉语指称雹子的“冰雹”一词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其连续分布区是一个略呈马蜂形的东北–西南向宽带。这种特定的地理分布格局跟“冰雹”一词的形成有关。在马蜂形宽带的南边,是“雹”或“雹子”一类说法的连续分布区,北边则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怎样构建面向事实性表达研究的法律专题语料库?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 2023年 第2期 16-28页
作者: 袁毓林 崔玉珍 孙竞 游豪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澳门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北京100088
本文讨论怎样以真实的法庭审判语料为基础,构建面向事实性表达研究的专题语料库。文章指出,这种语料库的标注应该聚焦于事实性构式的三种基本信息:事实、非事实和反事实,并从构式、语段、词汇三个层次挖掘跟事实性信息相关的形式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方言里的拾取义动词(上)
收藏 引用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3年 第2期 80-88,245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以《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147图'捡'的研究为例,说明词形的恰当分类依赖于本字考证工作的深入,只有把词源梳理清楚了,才能准确地描述词语之间的历史关,解释性地图的绘制和分析才不会走向歧途。本文的研究可以充分说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