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57 篇 期刊文献
  • 1,680 篇 学位论文
  • 1,206 篇 会议
  • 24 篇 成果
  • 2 件 标准
  • 2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9,7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84 篇 管理学
    • 3,046 篇 公共管理
    • 567 篇 工商管理
    • 47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4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067 篇 法学
    • 1,496 篇 政治学
    • 82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44 篇 法学
    • 212 篇 社会学
    • 146 篇 公安学
    • 59 篇 民族学
  • 1,556 篇 教育学
    • 1,339 篇 教育学
    • 180 篇 体育学
    • 4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252 篇 经济学
    • 1,016 篇 应用经济学
    • 333 篇 理论经济学
  • 507 篇 工学
    • 179 篇 城乡规划学
    • 6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8 篇 农业工程
    • 46 篇 公安技术
    • 4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9 篇 软件工程
  • 499 篇 历史学
    • 361 篇 中国史
    • 131 篇 世界史
  • 230 篇 文学
    • 177 篇 新闻传播学
  • 206 篇 医学
    • 12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91 篇 哲学
    • 190 篇 哲学
  • 140 篇 理学
    • 45 篇 生态学
  • 82 篇 农学
    • 5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 篇 艺术学
  • 18 篇 军事学

主题

  • 230 篇 中国
  • 168 篇 行政管理
  • 131 篇 研究生
  • 116 篇 地方政府
  • 110 篇 高校
  • 92 篇 公共服务
  • 81 篇 公共政策
  • 71 篇 高等教育
  • 71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68 篇 社会治理
  • 68 篇 行政改革
  • 68 篇 政府
  • 65 篇 乡村振兴
  • 61 篇 政府职能
  • 61 篇 大学生
  • 58 篇 创新
  • 55 篇 中国共产党
  • 55 篇 人才培养
  • 54 篇 公民参与
  • 48 篇 管理体制

机构

  • 1,786 篇 北京大学
  • 74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4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17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345 篇 清华大学
  • 188 篇 中山大学
  • 180 篇 武汉大学
  • 149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41 篇 山东大学
  • 136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36 篇 中南大学
  • 133 篇 北京体育大学
  • 128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123 篇 南京大学
  • 121 篇 吉林大学
  • 116 篇 国家行政学院
  • 109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0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9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91 篇 苏州大学

作者

  • 41 篇 周志忍
  • 38 篇 李景鹏
  • 37 篇 袁刚
  • 37 篇 施雪华
  • 35 篇 燕继荣
  • 34 篇 刘俊生
  • 31 篇 王浦劬
  • 28 篇 张康之
  • 27 篇 杨宏山
  • 25 篇 萧鸣政
  • 22 篇 臧雷振
  • 22 篇 陈桂生
  • 20 篇 关海庭
  • 19 篇 高小平
  • 19 篇 谢庆奎
  • 19 篇 杨凤春
  • 18 篇 毛寿龙
  • 17 篇 顾昕
  • 17 篇 孟天广
  • 17 篇 汪玉凯

语言

  • 9,77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博士生"
9771 条 记 录,以下是451-460 订阅
排序: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密码破译——基于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
收藏 引用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1年 第3期 92-104页
作者: 夏庆杰 唐琦 刘翔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北京1001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 北京100125
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态的形成源于治理水患与抵御外敌所需要的国家管理能力,而其维持则需要适应性的政治经济制度设计以维持中央政权的全面掌控能力。在农业社会,国家的控制能力取决于有效的组织体与稳定的土地税收。为此,中国历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放管服”背景下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内容框架和建构路径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 第4期 139-145页
作者: 骆聘三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000
依据治理理论,“放管服”改革要求与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实践在理论内涵上相互契合。基于此,“放管服”背景下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内容框架应遵循一种内外促、内外兼修的整体设计思路,既要依据大学自主性发展来完善内部治理,也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环境整治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项目中的目标置换如何发?——以浙江安吉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5期51卷 15-26页
作者: 任弢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2249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作为分税制之后最主要的治理机制之一,项目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标设置是项目制的重要结构性要素,项目制中的目标置换问题始终受到关注。2002—2020年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目标从单一的农村环境整治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大如何加强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
收藏 引用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 第6期 61-63页
作者: 李少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同时关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改革丰富了作为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龄化村庄“数字弱势群体”的困境与治理——以数字意愿为分析视角
收藏 引用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
作者: 郝少云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农村老年群体带来新便利的同时,也无形催出由数字脱节带来的“数字弱势群体”社会融入问题。农村场域下的“数字弱势群体”是指基于主体自身数字敏感程度的阶梯型差异,鉴于个人智识能力、家庭数字文化渲染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农韧性与韧性国家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 2020年 第6期 198-217页
作者: 徐勇 陈军亚 徐湘林 周光辉 姚洋 张弘(整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北京大学 不详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徐勇教授致力于倡导"田野政治学",旨在从田野汲取理论源泉,将田野调查提升为理论,构建田野和理论之间的学术关联。在徐勇教授带领下,田野政治学研究团队提出了"祖赋人权"&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富豪榜、媒体关注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收藏 引用
管理科学学报 2024年 第4期27卷 80-103页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高皓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厦门361005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200092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北京100083
每年富豪榜的新晋榜单总是吸引着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这必然会对上榜富豪的个人活及其企业的经营活动产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收集整理了2005年—2017年间“胡润百富榜”上榜富豪及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名单,实证检验了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批判到治理:斯多亚学派论奴隶制
伦理学术
收藏 引用
伦理学术 2023年 第1期 121-129页
作者: 徐健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 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斯多亚哲人通常都拒绝古典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和灵魂划分,所以他们起码在原则上会否定奴隶制本身及其与政治和谐之间的合符性。为此,早期斯多亚哲人区分了三种奴役,并提出摆脱道德奴役从而实现道德自由最为重要,而这又取决于人的理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CEP助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
收藏 引用
环境经济 2024年 第3期 42-49页
作者: 王溢晟 马逸飞 焦春鑫 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协定》(RCEP)正式确立。RCEP的确立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将给各成员国带来历史性机遇。当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质量、气候变化等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披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4年 第12期 107-120页
作者: 张欢 王惠 孙潇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重要的新教学理念,通识课是课程思政的重点领域。本研究基于在两所高校不同类型的本科应急管理通识课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采用两组前后测研究设计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发现,应急管理通识课程思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