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4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 篇 工学
    • 4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6 篇 软件工程
    • 2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7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6 篇 文学
    • 52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6 篇 管理学
    • 1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工商管理
  • 36 篇 艺术学
    • 2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美术学
    • 3 篇 艺术学理论
  • 26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8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 篇 法学
    • 6 篇 政治学
    • 4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1 篇 理学
    • 6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地理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装备学

主题

  • 9 篇 人工智能
  • 8 篇 用户体验
  • 6 篇 人机交互
  • 5 篇 网络游戏
  • 5 篇 媒介融合
  • 4 篇 虚拟仿真实验
  • 4 篇 虚拟实验
  • 4 篇 aigc
  • 3 篇 增强现实
  • 3 篇 电视媒介
  • 3 篇 人机协作
  • 3 篇 收视率
  • 3 篇 交互设计
  • 3 篇 短视频
  • 3 篇 人机融合智能
  • 3 篇 虚拟现实
  • 3 篇 深度态势感知
  • 3 篇 设计
  • 3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2 篇 情感化设计

机构

  • 201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53 篇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
  • 10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8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1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1 篇 中国移动研究院
  • 1 篇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
  • 1 篇 中国科学院
  • 1 篇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
  • 1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1 篇 中国工业设计学会...
  • 1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1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 篇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
  • 1 篇 中国教育报刊社海...

作者

  • 28 篇 文福安
  • 25 篇 侯文军
  • 24 篇 刘胜枝
  • 21 篇 张蓝姗
  • 18 篇 hou wen-jun
  • 13 篇 wen fu-an
  • 12 篇 李铁萌
  • 11 篇 侯文君
  • 11 篇 黄佩
  • 10 篇 刘伟
  • 9 篇 liu wei
  • 8 篇 hou wenjun
  • 8 篇 蒋淑媛
  • 7 篇 wen fuan
  • 7 篇 盛卿
  • 7 篇 li tie-meng
  • 6 篇 sheng qing
  • 6 篇 吕菲
  • 6 篇 李霞
  • 6 篇 梁刚

语言

  • 2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与网络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景观社会理论及其对“景观摄影”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 2014年 第7期37卷 150-154页
作者: 刘胜枝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摄影界普遍存在着对"景观摄影"的误解和困惑,景观一词来源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德波提出的"景观"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的一个理论总结和批判,是刺激消费维护现存秩序的统治形式。对此,只有采取文化革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化交互中的无障碍色彩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装饰 2012年 第11期 79-80页
作者: 李霞 杨露 王丹 申泽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色觉异常用户作为一个"隐性"群体,每天使用着为色觉正常用户设计的数字产品,因而无法在交互中获得符合其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体验。本文探讨了色觉异常者在界面交互中的问题,从提高色觉异常用户的交互效率与满意度的思路出发,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瞳孔尺寸波动的用户基本满意度评价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3年 第5期26卷 343-346页
作者: 侯文君 高晓宇 李铁萌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100876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目的研究应用瞳孔尺寸波动变化来客观反映可用性评价中用户基本满意度的问题。方法通过眼动仪记录31名志愿者在可用性评价实验前后的瞳孔垂直直径数据,对瞳孔直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其主观满意度打分做相关性匹配。结果分析得到志愿者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I视频生成工具在视听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与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24年 第12期 22-30页
作者: 张蓝姗 刘星如 石小妍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飞速升级的AI视频生成工具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正推动视听艺术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视频智能生产流程呈现模块化、标准化、定制化趋势,创作实践沿着真实再现、幻想重构、美学突破三条路径展开探索。人机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内涵和特征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年 第3期39卷 1-4页
作者: 张敏 文福安 刘俊波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北京100080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重点打造的五大“金课”之一。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选题、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全流程角度考虑,高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具备六方面内涵和特征,即学校课程体系化,学习内容现代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中国乐器分类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5期59卷 517-522页
作者: 李荣锋 谢祎凡 李子晋 李学明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北京100101
中国乐器有着丰富的种类,但过去由于缺少数字化的保存形式,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有关它们的研究很少.基于中国音乐学院收集完成的中国乐器数据库,本文旨在找到每种中国乐器各自独有的声音特征,并希望找到泛化能力较强的模型以更好地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学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图书馆研究 2021年 第6期51卷 87-95页
作者: 刘楠 盛卿 王希萌 刘昕晖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以ACSI顾客满意度模型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图书馆导视系统用户体验评价模型,并根据所涉指标选择合适的用户研究方法对北京邮电大学沙河图书馆的导视系统进行调研与评价,围绕整体性不高、引导性不强、明确性不够、文化性不足等导视系统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校美术鉴赏课多点互动式微信教学模式探究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25卷 109-115页
作者: 李霞 孙尚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高校美术鉴赏课普遍存在生师比过大、思想碰撞环节无法实现等问题。本文基于美术鉴赏的百人课堂提出了微信互动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老师与同学间一点对多点以及同学间多点对多点的交流,然后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课前与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obii眼动和多尺度条件随机场的视觉显著性模型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 2013年 第3期23卷 263-269页
作者: 赵志诚 白雅娟 周仁来 蔡安妮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100876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类的视觉显著性计算模型。运用频谱残差、全局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分别检测图像的显著区域,随后将显著性检测看作一个图像标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条件随机场(CRFs)的显著性融合算法,以产生标注结果。CRFs的参数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文献分析的机器人面部表情评估量表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 2020年 第6期41卷 32-42页
作者: 吕菲 林知桦 席瑞 何思南 周茉莉 关岱松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100876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10087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100193
目的随着机器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开始针对机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开探索,机器人面部表情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推动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交流,研究者需要构造能够被人们接受的机器人面部表达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