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81 篇 专利
  • 3,632 篇 期刊文献
  • 448 篇 会议
  • 69 件 标准
  • 30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06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79 篇 工学
    • 2,67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5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7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4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15 篇 机械工程
    • 18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6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5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0 篇 软件工程
    • 81 篇 电气工程
    • 7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6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光学工程
    • 33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3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0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7 篇 土木工程
    • 13 篇 建筑学
  • 184 篇 理学
    • 69 篇 天文学
    • 37 篇 数学
    • 29 篇 物理学
    • 24 篇 系统科学
  • 115 篇 管理学
    • 6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工商管理
    • 1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83 篇 经济学
    • 81 篇 应用经济学
  • 28 篇 农学
    • 2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1 篇 军事学
    • 16 篇 军队指挥学
  • 15 篇 法学
  • 15 篇 艺术学
  • 9 篇 医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449 篇 航天器
  • 160 篇 卫星
  • 75 篇 深空探测
  • 68 篇 载人航天器
  • 61 篇 空间站
  • 48 篇 设计
  • 43 篇 月球探测
  • 41 篇 太阳翼
  • 41 篇 遥感卫星
  • 40 篇 热设计
  • 38 篇 热分析
  • 38 篇 仿真
  • 34 篇 环路热管
  • 34 篇 通信卫星
  • 33 篇 空间碎片
  • 32 篇 热平衡试验
  • 32 篇 空间机械臂
  • 31 篇 可靠性
  • 31 篇 优化设计
  • 31 篇 热控

机构

  • 7,479 篇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 35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61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89 篇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 179 篇 空间飞行器总体设...
  • 151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104 篇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
  • 87 篇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
  • 77 篇 清华大学
  • 75 篇 吉林大学
  • 65 篇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 63 篇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
  • 61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0 篇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
  • 56 篇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 54 篇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
  • 5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51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49 篇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
  • 48 篇 空间智能机器人系...

作者

  • 194 篇 张庆君
  • 168 篇 苗建印
  • 153 篇 刘治钢
  • 148 篇 王大轶
  • 135 篇 张红星
  • 134 篇 王耀兵
  • 114 篇 张熇
  • 100 篇 何熊文
  • 97 篇 刘杰
  • 97 篇 张晓峰
  • 94 篇 刘鑫
  • 93 篇 程博文
  • 90 篇 邓润然
  • 89 篇 谭春林
  • 86 篇 王康
  • 85 篇 罗文波
  • 81 篇 王录
  • 81 篇 唐自新
  • 74 篇 汪路元
  • 72 篇 曾福明

语言

  • 8,06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8060 条 记 录,以下是1361-1370 订阅
排序:
人工智能在空间机人中的应用现状与关键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航天 2022年 第5期 15-21页
作者: 王耀兵 马超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空间科技发展的战略性技术。本文对人工智能在空间机人领域的成用规状和未来需求进行阐述,并结合航天工程任务特点对空间机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人工智能在空间机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机人卫星
一种机器人卫星
收藏 引用
作者: 赵志军 王耀兵 张晓东 张亚航 肖遥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一种机人卫星,包括燃料储箱、变轨发动机、姿控发动机、星敏感、太阳翼、载荷舱、第一软体臂、第二软体臂、多自由度机械臂、灵巧末端和监视相机等;燃料储箱安装在载荷舱的一端,机人头、中央控制、多功能工具集、蓄电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具有在轨重复锁止功能的主被动联合压紧机构
一种具有在轨重复锁止功能的主被动联合压紧机构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林 张书洋 倪彦硕 钟奇 罗强 丁锋 何永强 徐燕菱 于春宇 袁丁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轨重复锁止功能的主被动联合压紧机构,属于航天机构技术领域;一次可展收结构沿飞行器轴向铰接在飞行器的侧壁处;二次可展收载荷的侧边与一次可展收结构的外侧边铰接;主动锁紧装置设置在一次可展收结构的内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TSN的星间和星内一体化通信的时间同步方法
基于TSN的星间和星内一体化通信的时间同步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崔钊婧 何熊文 詹盼盼 王丹 王铎 张东璞 阎冬 王帅 蒋帅 顾明 闫春香 张天为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SN的星间和星内一体化通信的时间同步方法,能够在星间星内实现一种时间敏感网络协议,实现星间和星内数据通信的时间同步。本发明针对星内及星间通信的业务要求,分别研究相应的调度机制算法,在星间星内实现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多场景实验的网状可展开天线模型修正方法
一种基于多场景实验的网状可展开天线模型修正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飞杰 倪崇 任志威 师廉贵 杜敬利 刘鑫 李雨亨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景实验的网状可展开天线模型修正方法,包括:确定网状可展开天线中的弹性模量、密度、前索网面节点等效质量;初始索长、初始索力和各分热膨胀系数;建立网状可展开天线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利用模态试验数据和...
来源: 评论
一种可重复使用正交布置的绳控解锁电连接脱拔装置
一种可重复使用正交布置的绳控解锁电连接器脱拔装置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飞 岳洪浩 解志杰 王文龙 赵勇 潘雪婷 吴君 陆一凡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正交布置的绳控解锁电连接脱拔装置,属于航天有效载荷连接与分离技术领域。解决电连接电解锁未触发或分离不彻底导致电连接的解锁失效的问题。包括解锁拉杆、拉杆导向筒、安装壳体、弹簧导向筒、弹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多通道高精度的测距收发机零值校准方法
一种多通道高精度的测距收发机零值校准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沈小虎 吴伟 杨小瑞 郭鹤鹤 吴广 张橹 冯国平 周东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高精度的测距收发机零值校准方法,可以做到校准不影响设备的正常通信测量工作;实现多通道零值校准:星间测距收发机有三个射频通道连接三幅反射面天线,需要对收发共计6个通道的零值进行校准,校准时按照通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自主导航系统误差有限扩维的状态空间重构方法
一种基于自主导航系统误差有限扩维的状态空间重构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大轶 孙博文 李茂登 董天舒 葛东明 李嘉兴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一种基于自主导航系统误差有限扩维的状态空间重构方法,首先根据成像原理对光学相机的安装误差与像面平移进行建模,在利用光学相机安装误差与像面平移模型,通过正交投影方法对光学相机系统误差进行降维表征并分析系统误差可估计条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斜入射的卫星电离总剂量解析分析方法
一种基于斜入射的卫星电离总剂量解析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衍存 汪路元 蔡震波 王晶燕 曲少杰 向宏文 秦珊珊 张志平 郑玉展 呼延奇 姚帅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斜入射的卫星电离总剂量解析分析方法,考虑了斜入射带来的屏蔽厚度增厚、总剂量变低效应,显著降低电离总剂量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卫星运行轨道参数分析卫星电离总剂量与垂直入射条件下等效屏蔽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点支撑力反馈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低应力装配方法
基于多点支撑力反馈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低应力装配方法
收藏 引用
作者: 曾磊 陈明 金俨 朱超 张昕蕊 高翔宇 刘宾 李德伦 王友渔 王炜 王耀兵 熊明华 胡成威 孙康 许哲 刘延芳 高鹏 张英男 刘小松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基于多点支撑力反馈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低应力装配方法,属于航天技术领域,包括气浮支撑装置、力监视系统、气浮平台及配气装置;所述气浮支撑装置放置在气浮平台上,通过配气装置为每个气浮支撑装置的平面气足供气,使气浮支撑装置浮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