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39 篇 期刊文献
  • 5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78 篇 农学
    • 28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73 篇 林学
    • 65 篇 作物学
    • 56 篇 植物保护
    • 21 篇 园艺学
    • 10 篇 畜牧学
    • 6 篇 草学
    • 3 篇 兽医学
  • 340 篇 理学
    • 227 篇 生态学
    • 93 篇 生物学
    • 18 篇 大气科学
    • 10 篇 化学
  • 320 篇 工学
    • 154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农业工程
    • 4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9 篇 水利工程
    • 1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9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管理学
    • 28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医学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主题

  • 30 篇 杨树人工林
  • 24 篇 生物炭
  • 22 篇 群落结构
  • 19 篇 松材线虫
  • 19 篇 杨树
  • 18 篇 土壤
  • 18 篇 环境因子
  • 17 篇 沼液
  • 16 篇 光合特性
  • 16 篇 气候变化
  • 16 篇 滨海湿地
  • 14 篇 重金属
  • 14 篇 土壤微生物
  • 13 篇 人工林
  • 13 篇 氮沉降
  • 13 篇 干旱胁迫
  • 12 篇 生长
  • 12 篇 洪泽湖
  • 11 篇 互花米草
  • 11 篇 酶活性

机构

  • 786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3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65 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
  • 53 篇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
  • 31 篇 江苏洪泽湖湿地生...
  • 2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2 篇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 17 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4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1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3 篇 江苏省东台市林场
  • 13 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 12 篇 江苏省东台林场
  • 11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0 篇 江苏省南方现代林...
  • 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 篇 上海市林业总站

作者

  • 53 篇 王贤荣
  • 48 篇 韩建刚
  • 46 篇 阮宏华
  • 45 篇 方炎明
  • 42 篇 俞元春
  • 41 篇 关庆伟
  • 40 篇 伊贤贵
  • 39 篇 薛建辉
  • 35 篇 吴永波
  • 33 篇 林树燕
  • 30 篇 丁雨龙
  • 28 篇 李萍萍
  • 27 篇 谢寅峰
  • 27 篇 陈林
  • 26 篇 朱咏莉
  • 26 篇 李垚
  • 25 篇 陈颖
  • 25 篇 叶建仁
  • 25 篇 曹国华
  • 25 篇 杨国栋

语言

  • 9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与环境学院"
989 条 记 录,以下是721-730 订阅
排序:
林窗尺度对侧柏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5期41卷 72-78页
作者: 费菲 肖文娅 刁娇娇 管云云 关庆伟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目的】明晰林窗尺度对侧柏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方法】在江苏徐州九里山阳坡面调查开设2a后的3种尺度林窗(半径4 m林窗,编号S;8 m林窗,编号M;12 m林窗,编号L)中的植物多样性。【结果】(1)与对照样地(林窗附近样地)相比,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稀土铈对太子参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4期41卷 71-79页
作者: 马迎莉 谷慧 张雨峰 代丽 李静 江方蕾 夏大娟 谢寅峰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目的】探究稀土铈对太子参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太子参产量,并通过探讨铈对太子参的增产效应及其机制,为太子参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方法】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稀土铈(CK、25、100、400和700 mg/L)处理后,对太子参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紫色土氮素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 第19期47卷 168-172,177页
作者: 王敬 朱波 张金波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环境演变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08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中氮素循环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长期施肥对四川紫色土无机氮的动态变化、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对照相比,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紫色土的净矿化速率(P猪粪-化肥配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用稻壳炭对黄棕壤氮磷淋失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41卷 22-28页
作者: 徐艺倩 薛建辉 吴永波 卜晓莉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目的】为减少农田氮磷淋失,提高土壤肥力,探究高孔隙度的稻壳炭在增强黄棕壤对养分元素吸附的特征。【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不同稻壳炭施用量(质量占比分别为0、1%、4%、8%、12%)条件下,黄棕壤总氮(TN)、硝态氮(NO~--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5期41卷 1-6页
作者: 马慧君 张雅坤 许文欢 葛之葳 阮宏华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目的】探究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地区沿海杨树人工林为对象,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设置4种氮添加水平:N0(0 kg/(hm~2·a))、N1(50 kg/(hm~2·a))、N2(100 kg/(hm~2·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用生物炭对喀斯特石灰土特性及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 第3期46卷 241-245页
作者: 朱倩 严陶韬 周之栋 孙嘉曼 薛建辉 吴永波 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近年来备受关注,通过施用生物炭以期改善喀斯特山地土壤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性,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生物炭及其添加量对喀斯特石灰土土壤特性及刺槐幼苗生长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校园动物观察的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探索
收藏 引用
教育现代 2019年 第94期 197-199页
作者: 周延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与环境学院
普通动物学是高等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动物学知识,如何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是保证动物学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分布的各动物类群,并引导学生将校园动物观察和动物学知识点学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昆虫学报 2018年 第2期40卷 231-241页
作者: 理永霞 张星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森林病原整合生物学研究室 北京100091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210037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主植物、媒介昆虫、伴生真菌和细菌、人类经济和物流活动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形成的复杂病害系统。该病1982年发现以来至今一直是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灾害,其致病机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因此也制约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涝胁迫对珠美海棠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水涝胁迫对珠美海棠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2018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作者: 潘璐 彭冶 刘雪 张往祥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本实验以珠美海棠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淹水胁迫下珠美海棠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淹水促进了叶片的可溶性糖的合成;MDA的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在10d时略低于对照组;POD、SOD活性和HO含量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川陕鹅耳枥和多脉青冈的空间格局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8年 第12期54卷 1-11页
作者: 姚良锦 姚兰 易咏梅 艾训儒 冯广 刘峻城 陈斯 黄伟 丁易 臧润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 恩施445000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100083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恩施445000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目的】分析湖北七姊妹山6 hm^2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中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阐明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共存机制,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将川陕鹅耳枥和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