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1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1 篇 历史学
    • 335 篇 中国史
    • 41 篇 考古学
    • 36 篇 世界史
  • 124 篇 法学
    • 97 篇 政治学
    • 7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8 篇 社会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民族学
  • 40 篇 管理学
    • 2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5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哲学
    • 24 篇 哲学
  • 20 篇 工学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 篇 理学
    • 9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地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医学
    • 9 篇 中医学
  • 8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农学

主题

  • 14 篇 日常生活
  • 14 篇 中国
  • 13 篇 清代
  • 9 篇 日常生活史
  • 9 篇 社会史
  • 7 篇 唐代
  • 7 篇 明清
  • 7 篇 统治思想
  • 7 篇 徽州
  • 7 篇 中共革命
  • 7 篇 宗族
  • 6 篇 社会文化史
  • 6 篇 江南
  • 6 篇 环境史
  • 6 篇 蒋介石
  • 6 篇 近代
  • 6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商业
  • 5 篇 明代
  • 5 篇 天津

机构

  • 480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史学会
  • 3 篇 NOT FOUND
  • 2 篇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2 篇 山西财经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国际易学联合会
  • 2 篇 长治学院
  • 2 篇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 1 篇 中国生态环境史研...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临沂师范学院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作者

  • 57 篇 李金铮
  • 45 篇 常建华
  • 35 篇 余新忠
  • 24 篇 朱彦民
  • 23 篇 侯杰
  • 22 篇 王先明
  • 20 篇 夏炎
  • 17 篇 张分田
  • 17 篇 li jinzheng
  • 15 篇 冯尔康
  • 13 篇 江沛
  • 12 篇 hou jie
  • 12 篇 杜家骥
  • 12 篇 许檀
  • 10 篇 yu xinzhong
  • 10 篇 王跃生
  • 9 篇 张传勇
  • 9 篇 zhu yanmin
  • 9 篇 王利华
  • 9 篇 xia yan

语言

  • 4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历史情境与现实关怀——我与中国近世卫生史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史学 2011年 第4期 9-12,20页
作者: 余新忠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中国生活了40余年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在其有关中国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中国人丝毫不像受压迫的民族,世界上再没有比他们更不受官方干扰的了。你可以在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团练与救国:戊戌维新时期团练自强思潮述论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24年 第11期 76-89页
作者: 崔岷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天津300350
在晚清自强话语的构建过程中,以团练谋求国家强盛的主张亦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甲午惨败和胶州湾事件后亡国危机的刺激下被更多官绅所鼓吹,从而形成一股引人瞩目的团练自强思潮。其间,旨在解答团练何以能拯救中国和如何办团方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交通、邮政与近代中国社会变动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6年 第8期 10-13页
作者: 蔡维屏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广西按察史胡燏棻(1840~1906)在《创办邮政以删驿递》奏折中提出:"查泰西各国,莫不由国家设立邮政局,往来函牍,公私一体,权其分量之轻重,定给寄费之多寡,由邮部刊刻信票印花出售。凡寄信者预先购买,用时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杨光先到魏源:清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文本脉络
收藏 引用
史研究 2023年 第3期137卷 77-91页
作者: 陈拓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天津300350
杨光先《不得已》作为清初反西学文献的代表,在康熙历狱后逐渐淡出士人视野。嘉庆四年,黄丕烈偶然购得《不得已》,引发钱大昕、阮元、李锐等朴学家的讨论,孙星衍与凌廷堪围绕杨光先是“圣人之徒”还是“浅妄不足道”意见相左。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唐代薪炭消费与日常生活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4期33卷 8-12页
作者: 夏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在唐代,薪柴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生物质燃料,而木炭消费人群则主要是社会上层,并没有在全社会普及。受人口、气候、战争及税收等因素的影响,唐代的薪炭价格始终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从而刺激了采薪业的发展。随着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中期立嗣过继中家庭与家关系分析
收藏 引用
史研究 2022年 第5期133卷 27-44页
作者: 王跃生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天津300350
清代中期的立嗣过继在不同层级的“家”之中进行,基本规则是以同父周亲之“家”为基础,进而形成由亲及疏的扩展格局。对官私制度和个案研究显示,民间立嗣过继多遵循了规则要求,同父周亲之“家”是主要的择嗣范围,其次是同祖之家,两者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初江南地区的谣言传播与遗民心态——以《侯岐曾日记》为例
收藏 引用
史研究 2021年 第1期123卷 66-79页
作者: 朱亦灵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天津300350
顺治初年江南地区的明遗民内部经常流传着一类有关明清战局的谣言,它们虽与事实相去甚远,却依然得到遗民的信任与进一步传播。从资料相对丰富的《侯岐曾日记》来看,明遗民相信这类谣言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遗民拥有类似的政治、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啯噜”的初兴与语义新考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 160-164页
作者: 常建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啯噜"是清代主要活动在四川的一种游民群体,有学者认为近代的哥老会组织即源于啯噜,然而关于啯噜的含义与起源有着不同的看法。依据新发现的雍正朝湖广总督迈柱奏折,可知贵州有一种"鹘掳子",即啯噜子,其名应起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共党史回归历史学科的正当性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21年 第4期 202-206页
作者: 李金铮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受不同时期政治变化的影响,中共党史专业在学科归属上变化频繁,在历史内容上被多个学科分割,这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和建设中是极为少有的现象。其间的纠结、矛盾和缺乏独立性,既与党史的地位和影响不相称,也不利于党史的学习和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明清时期的民间规约与社会秩序
收藏 引用
史学集刊 2019年 第1期 93-102页
作者: 卞利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天津300350
明清时期,作为规范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秩序,维护某一特定地域或组织人群权益的民间规约发展到鼎盛时期,举凡村规民约、宗族规约、会馆、公所行业类规约、寺庙宫观等宗教设施管理类规约,以及日常生活类规约,可谓是应有尽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