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82 篇 期刊文献
  • 23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13 篇 文学
    • 2,10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47 篇 新闻传播学
    • 8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53 篇 艺术学
    • 32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6 篇 艺术学理论
    • 33 篇 美术学
    • 9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9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20 篇 哲学
    • 320 篇 哲学
  • 295 篇 历史学
    • 251 篇 中国史
    • 80 篇 考古学
    • 19 篇 世界史
  • 214 篇 法学
    • 147 篇 社会学
    • 33 篇 政治学
    • 2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7 篇 民族学
    • 7 篇 法学
  • 153 篇 教育学
    • 139 篇 教育学
    • 1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81 篇 管理学
    • 39 篇 公共管理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7 篇 工学
    • 2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建筑学
  • 17 篇 经济学
    • 13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17 篇 理学
    • 6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6 篇 农学
  • 3 篇 医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9 篇 现代性
  • 54 篇 主体间性
  • 52 篇 鲁迅
  • 47 篇 中国
  • 46 篇 汉语
  • 42 篇 科幻电影
  • 41 篇 艺术
  • 40 篇 美学
  • 37 篇 文学
  • 34 篇 诗歌
  • 34 篇 厦门大学
  • 33 篇 新媒体
  • 33 篇 现实主义
  • 28 篇 主体性
  • 28 篇 《现代汉语词典》
  • 27 篇 词义
  • 27 篇 对外汉语教学
  • 26 篇 现象学
  • 26 篇 汉字
  • 25 篇 方言

机构

  • 3,547 篇 厦门大学
  • 26 篇 集美大学
  • 25 篇 厦门大学中文系
  • 21 篇 泉州师范学院
  • 12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南京大学
  • 11 篇 浙江大学
  • 10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0 篇 武汉大学
  • 9 篇 复旦大学
  • 9 篇 漳州师范学院
  • 9 篇 北京电影学院
  • 8 篇 NOT FOUND
  • 8 篇 延边大学
  • 8 篇 华侨大学
  • 8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7 篇 闽江学院
  • 7 篇 山东大学
  • 7 篇 福建省厦门大学
  • 6 篇 吉林大学

作者

  • 214 篇 黄鸣奋
  • 161 篇 杨春时
  • 117 篇 吴在庆
  • 96 篇 李如龙
  • 85 篇 俞兆平
  • 83 篇 徐勇
  • 76 篇 苏新春
  • 74 篇 李无未
  • 58 篇 胡旭
  • 55 篇 贺昌盛
  • 49 篇 郭勇健
  • 44 篇 刘荣平
  • 43 篇 林丹娅
  • 43 篇 曾良
  • 40 篇 王诺
  • 39 篇 huang ming-fen
  • 37 篇 陈世雄
  • 37 篇 王宇
  • 36 篇 yang chun-shi
  • 36 篇 钱建状

语言

  • 3,6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36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家族小说的现代转型与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5年 第2期 78-87页
作者: 徐勇 厦门大学中文系
在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过程中,家族小说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传统长篇小说普遍结构松散的问题,在时空背景和人物关相对集中的家族小说中被有效克服,使这类小说成为传统长篇小说中结构相对严谨的佳构。晚清民初的社会动荡与时代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与现象学的对话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批评 2025年 第1期 14-23,157页
作者: 郭勇健 厦门大学中文系 厦门361005
现象学诞生之后,古已有之的传统为之一变:“哲学与诗歌的官司”变成了“文学与哲学的对话”。“官司”出于分歧或纷争,“对话”趋于共识和交融。可以从三个层面考察文学与现象学的对话:(1)曾有对话的回顾;(2)对话可能性的反思;(3)对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礼乐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57卷 109-120,181页
作者: 郭勇健 厦门大学中文系 厦门361005
中国传统美学渊源于礼乐文化。礼乐文化使中国美学表现为体道美学、士人美学、修身美学。道是对礼乐文化的解释和发挥,士是从礼崩乐坏的社会境况中诞生的知识分子,修身是礼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体道型美学区别于西方的求知型美学。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氛美学的拓展与限度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 2025年 第1期 90-104,I0003页
作者: 郭勇健 厦门大学中文系
格诺特·波默的气氛美学是当今最值得重视的美学之一。它有鲜明的美学观点和扎实的哲学基础;它通过现象学改造面相学,为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模式,区别于此前的艺术模式和科学模式,可称之为“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盖天到浑天:扬雄人性论的生成契机与理学先导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25年 第2期 92-99,159页
作者: 王传龙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厦门361005
扬雄从盖天转向浑天,不仅是世界观的骤变,也为其“善恶混”的人性论提供了生成契机。浑天说主张天地各乘气而立,地又被天包裹在其内,属于阴阳混杂的形态,这种世界观投射到人身上就是“善恶混”的人性观,善恶皆须乘气而现。扬雄人性论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悲哀往事记年年:新华文学关于“大检证”的叙述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75卷 97-106页
作者: 苏永延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厦门361005
日军在新加坡实行的“大检证”给新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战后涌现出的相关华文文学作品,如谢松山的《血海》、苗秀的《火浪》、赵戎的《在马六甲海峡》、郑辉的《天仇》等影响最大。这些作品真实而详细地描绘了日据时期日军所犯下的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育话语视阈下的寻根写作及其性别机制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5年 第2期49卷 54-60页
作者: 刘琳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厦门361005
在19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及1990年代的一批具有后寻根意味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对蕴藉着丰富生育事象和生命意象的民族传统生育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再现。生育话语及其关联的性别表述亦成为寻根写作探掘传统文化的叙事支点。寻根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贾谊《[服乌]鸟赋》“筴”“谶”异文辨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25年 第1期 106-109页
作者: [马来西亚]郭思韵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
通行本贾谊《[服乌]鸟赋》之“谶言其度”句,《史记》原载作“筴言其度”,但自《文选》从《汉书》之“谶”,后人遂亦据两书校定为“谶”迄今,且毫无争议。然而若就史迁的行文原则、文学的发展趋势、两汉的谶义嬗变以及贾谊的学术思想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鲁迅与佛学考论——从“视宝玉出家为‘小器’”谈起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5年 第1期46卷 112-119页
作者: 俞兆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312030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厦门361005
鲁迅的佛学修养颇深,但他不尽是从正面去求索佛理奥义,更多的是由文学、社会学的视角所触发,而去引证、喻示佛学理念。鲁迅在离开厦门大学的前一天晚上写下《〈绛洞花主〉小引》,评贾宝玉出家为“小器”之举,他留神这一问题长达30年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评价性形态看“子”缀的词法演变
收藏 引用
语言学论丛 2025年 第1期 56-67页
作者: 贺文翰 厦门大学中文系 厦门361005
“子”在汉语史上是典型的评价性后缀,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子”缀的词法演变展开研究。“子”缀在汉语史上有不同用法,本文首先归纳出五类不同性质的(类)后缀,即指人类后缀、卑称后缀、名词性指小后缀、非名词性指小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