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0 篇 期刊文献
  • 13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9 篇 理学
    • 108 篇 生态学
    • 40 篇 生物学
    • 23 篇 海洋科学
    • 8 篇 化学
    • 3 篇 地质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116 篇 农学
    • 8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 篇 作物学
    • 9 篇 水产
    • 6 篇 林学
    • 5 篇 畜牧学
    • 3 篇 园艺学
  • 74 篇 工学
    • 3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水利工程
    • 7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9 篇 医学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2 篇 红树林
  • 12 篇 滨海湿地
  • 11 篇 大型底栖动物
  • 11 篇 互花米草
  • 9 篇 生物入侵
  • 9 篇 红树林湿地
  • 8 篇 赤潮
  • 8 篇 红树植物
  • 8 篇 酪氨酸酶
  • 8 篇 海洋生物学
  • 8 篇 秋茄
  • 8 篇 塔玛亚历山大藻
  • 7 篇 群落结构
  • 6 篇 抑制机理
  • 6 篇 潮间带
  • 5 篇 泉州湾
  • 5 篇 中国
  • 5 篇 中肋骨条藻
  • 5 篇 生境
  • 5 篇 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276 篇 厦门大学
  • 64 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16 篇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
  • 13 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10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
  • 7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莆田学院
  • 5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5 篇 华侨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3 篇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
  • 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3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3 篇 集美大学
  • 3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
  • 3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研...
  • 3 篇 闽南师范大学
  • 2 篇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

作者

  • 52 篇 郑天凌
  • 35 篇 蔡立哲
  • 31 篇 陈昕韡
  • 27 篇 高亚辉
  • 27 篇 饶义勇
  • 26 篇 陈长平
  • 23 篇 张宜辉
  • 23 篇 田蕴
  • 23 篇 梁君荣
  • 23 篇 王文卿
  • 19 篇 陈鹭真
  • 19 篇 陈清西
  • 18 篇 曾佳丽
  • 18 篇 颜露露
  • 18 篇 郑伟
  • 16 篇 傅素晶
  • 14 篇 李文君
  • 13 篇 谭文娟
  • 13 篇 叶勇
  • 12 篇 李想

语言

  • 3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超强台风“摩羯”登陆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受损状况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25年 第04期49卷 540-551页
作者: 乔沛阳 顾肖璇 刘昌鑫 曹泽宇 张婷婷 林晨 陈钦常 彭修凡 陈菲菲 李华亮 陈伟 陈鹭真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态学院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正面登陆海南文昌、海口,对登陆区域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造成严重破坏。该研究在台风袭击后一周后,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4个代表性地点的9个红树植物群落进行受损程度调查。结果表明:1)与台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分散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水样和果汁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5年 第9期43卷 1335-1341页
作者: 张咏 陈蕾 黄晓佳 袁东星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改性,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透射电镜对改性粒子(Fe3O4@MAED)进行表征。同时将Fe3O4@MAED用于萃取环境水样和果汁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详细考察了磁性粒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邻-硝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涂层固相萃取搅拌棒的制备及其萃取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3年 第4期41卷 585-589页
作者: 农舒予 林福华 陈林利 黄晓佳 袁东星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态学院
以邻-硝基酚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和4-乙烯基吡啶为混合单体,利用整体材料"原位"聚合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为涂层的固相萃取搅拌棒(MIP-SBSE)。考察了制备条件对MIP-SBSE选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海微型鞭毛虫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22年 第6期42卷 2442-2460页
作者: 郭馨 黄成 林晓晴 郑欣怡 刘强 黄凌风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2
海洋微型鞭毛虫是海洋原生生物中一类高度异质化的类群,物种多样性高,具有多种营养方式,在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广阔的生态位,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关于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认识十分有限,特别是有关环境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树植物胎生现象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 2016年 第12期40卷 1328-1343页
作者: 周晓旋 蔡玲玲 傅梅萍 洪礼伟 沈英嘉 李庆顺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2
植物胎生是指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在母体上直接萌发的现象,在红树植物中最为常见。红树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耐受高盐、高温、淹水缺氧和海浪冲击等复杂环境。胎生被认为是红树植物对这种特殊生境的重要适应方式。该文从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岸带区域陆海统筹生态安全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23年 第3期43卷 962-972页
作者: 范冰雄 李杨帆 张雪婷 李艺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厦门361102
海岸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亦是陆海系统交互胁迫的敏感区域,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导致海岸带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受损、生态网络格局紊乱、珍稀物种安全保障空间萎缩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以闽三角海岸带珍稀物种-栖息地系统为研究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厦门重点保护植物空间优先保护格局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21年 第11期41卷 4367-4378页
作者: 钱灵颖 黄智洵 杨盛昌 曹文志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102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39种厦门重点保护植物为对象,通过物种分布模型MaxENT获得物种潜在分布栅格图,利用空间保护优先化定量工具Zonation软件识别理论上既适宜重点保护植物生存又能够保证景观连通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陆海统筹的九龙江⁃厦门湾海岸生态过渡带综合监测体系构建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21年 第11期41卷 4271-4277页
作者: 王飞飞 钱灵颖 丁升 曹文志 陈能汪 周克夫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102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矛盾突出。而生态环境监测是海岸带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分析目前海岸带监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九龙江⁃厦门湾为研究对象,通过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乙烯微塑料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11期43卷 4869-4875页
作者: 骆苑蓉 钱义谦 齐雅楠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2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的大量废旧塑料垃圾在环境中裂解形成粒径更小的微塑料(<5 mm).由于微塑料结构稳定,分布广泛且生物可利用性低,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已经逐渐成为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树林凋落物生产及其归宿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3年 第1期32卷 204-209页
作者: 陈雅萍 叶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红树林具有很高的凋落物生产量,其生产量受到纬度、潮汐、海水盐度以及气象参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红树林凋落物有4条主要归宿:一分被底栖动物摄食,主要是蟹类和腹足类;一分被微生物直接分解;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