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 篇 理学
    • 22 篇 生态学
    • 8 篇 海洋科学
    • 7 篇 生物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质学
  • 23 篇 农学
    • 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水产
    • 1 篇 作物学
  • 15 篇 工学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 篇 塔玛亚历山大藻
  • 5 篇 赤潮
  • 5 篇 细菌多样性
  • 4 篇 中肋骨条藻
  • 3 篇 均匀设计
  • 3 篇 溶藻放线菌
  • 3 篇 滨海湿地
  • 3 篇 pcr-dgge
  • 2 篇 藻类病毒
  • 2 篇 溶藻机理
  • 2 篇 气候变化
  • 2 篇 溶藻细菌
  • 2 篇 沉积物
  • 2 篇 deinoxanthin
  • 2 篇 浮游植物
  • 2 篇 多样性
  • 2 篇 sp.y35
  • 2 篇 新记录
  • 2 篇 溶藻机制
  • 2 篇 蓝碳

机构

  • 45 篇 厦门大学
  • 14 篇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
  • 8 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4 篇 莆田学院
  • 4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2 篇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2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 篇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
  • 2 篇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2 篇 集美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
  • 1 篇 广西科学院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
  • 1 篇 自然资源部海洋空...
  • 1 篇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中丹学...
  • 1 篇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31 篇 郑天凌
  • 12 篇 郑伟
  • 9 篇 田蕴
  • 8 篇 高亚辉
  • 8 篇 李祎
  • 8 篇 梁君荣
  • 8 篇 陈长平
  • 6 篇 zheng tian-ling
  • 5 篇 孙琳
  • 5 篇 李东
  • 5 篇 安新丽
  • 4 篇 liang junrong
  • 4 篇 tianling zheng
  • 4 篇 傅丽君
  • 4 篇 gao yahui
  • 4 篇 张化俊
  • 4 篇 chen changping
  • 3 篇 黄邦钦
  • 3 篇 徐虹
  • 3 篇 陈鹭真

语言

  • 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态学院"
5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农药对海洋微藻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降解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3年 第3期53卷 644-655页
作者: 张子莲 陈秋兰 陈博 董陶杰 陈猛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厦门大学) 厦门361102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102 福建省海洋碳汇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361102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保定071000 福建省泉州环境监测中心站 泉州362000
农药危害人畜健康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毒性污染物.毒死蜱、乙草胺和三氯杀螨醇作为有机磷、酰胺和有机氯类农药的代表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并在水生环境中被普遍检出.然而,农药对海洋微生物的毒性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了农药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中放线菌及其抑藻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10年 第9期25卷 960-965页
作者: 傅丽君 安新丽 郑天凌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福建莆田351100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自然灾害,近年来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区域扩大,危害加剧。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相对较多的一类微生物,溶藻放线菌的发现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防治赤潮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溶藻功能菌作用机理研究的若干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13年 第2期28卷 243-252页
作者: 李东 李祎 郑天凌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基于"菌—藻关系"的理念,深入探讨海洋溶藻功能细菌作为潜在的有效防治有害藻华的微生物,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但大多的研究主要涉及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功能活性物质的纯化,溶藻机理的研究鲜有报道。主要概述了当前国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条件下全氟化合物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管控策略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22年 第12期42卷 4719-4728页
作者: 杜荻 吕永龙 陈春赐 曹天正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361102 中国科学院中丹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水等丰富的物质以及文化、休闲等生态系统服务。但由于全氟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岸带地区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灾害加剧。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海岸带水质下降、近海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陆架边缘海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5年 第1期23卷 23-32页
作者: 周茜茜 陈长平 梁君荣 高亚辉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10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102
为揭示中国东陆架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规律,根据2006年6–7月、2007年1–2月、2007年11月和2009年4–5月在中国东陆架边缘海域(25.00°–39.00°N,118.00°–129.00°E)进行的综合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网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船基围隔条件下沙尘和营养盐添加对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2年 第2期41卷 294-301页
作者: 陈锦峰 张家卫 李朗 陈长平 孙琳 梁君荣 高亚辉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厦门361102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361102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361102
为研究沙尘沉降和营养盐输入对中国陆架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7年3—4月在中国黄、东海进行沙尘和不同营养盐(NO_(3)^(-)、PO_(4)^(-)、尿素)添加的船基围隔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沙尘(2 mg/L)和尿素添加实验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库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收藏 引用
海洋学研究 2023年 第1期41卷 3-13页
作者: 陈一宁 陈鹭真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2 自然资源部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12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态学院 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102
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是典型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相当可观的固碳能力。植被碳库和沉积物碳库是蓝碳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其变化过程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本文尝试从碳库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3-2022年福建漳江口互花米草分布无人机遥感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3年 第4期8卷 145-154页
作者: 黄敏敏 张宜辉 周泽友 朱旭东 厦门大学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州350025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中国滨海湿地,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监测互花米草的时空分布对滨海湿地保护修复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由无人机正射影像和互花米草空间分布数据组成。采用无人机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管壳缝类硅藻中国新记录属种——非洲南氏藻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 第2期41卷 331-335页
作者: 李朗 赖俊翔 孙琳 梁君荣 陈长平 高亚辉 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 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 厦门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厦门大学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采自黄海水域的1个管壳缝类硅藻——非洲南氏藻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该种壳体带面呈矩形,壳面窄椭圆形,具有钝圆的末端。(2)壳缝居中,由两条等长的分支组成。(3)管壳缝由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提取缓冲液对红树林土壤DNA提取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带海洋学报 2011年 第2期30卷 87-93页
作者: 蒋云霞 郑天凌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环境卫生学系 广东广州510515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针对1种典型的酸性、高有机质含量类型土壤——红树林土壤,从DNA产量、DNA纯度、土壤腐殖酸类物质的提取量以及DNA提取物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反应的敏感度等方面比较了不同提取缓冲液对土壤DNA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