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 篇 历史学
    • 32 篇 考古学
    • 19 篇 中国史
  • 13 篇 文学
    • 1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理学
    • 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主题

  • 3 篇
  • 2 篇 金文
  • 2 篇 图像
  • 2 篇 铭文
  • 2 篇 古文字
  • 2 篇 西周晚期
  • 1 篇 商周考古
  • 1 篇 地支
  • 1 篇 地方行政
  • 1 篇 集成
  • 1 篇 古玺考释
  • 1 篇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订正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模块化生产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单字模
  • 1 篇 荀子
  • 1 篇

机构

  • 19 篇 吉林大学
  • 14 篇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
  • 8 篇 NOT FOUND
  • 3 篇 NOT FOUND
  • 2 篇 NOT FOUND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云南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8 篇 单育辰
  • 3 篇 王强
  • 3 篇 何景成
  • 3 篇 shan yuchen
  • 3 篇 吴良宝
  • 2 篇 乐游
  • 2 篇 李春桃
  • 2 篇 崎川隆
  • 2 篇 李琦
  • 2 篇 wu liangbao
  • 1 篇 wang xueqing
  • 1 篇 吴义雄
  • 1 篇 侯旭东
  • 1 篇 周忠兵
  • 1 篇 李俊涛
  • 1 篇 荣新江
  • 1 篇 吴昊亨
  • 1 篇 刘钊
  • 1 篇 董晶卉
  • 1 篇 王日根

语言

  • 3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读汉印札记二则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5年 第1期 127-131,173页
作者: 张晨阳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汉印中的■字应释为“堵”,堵阳在汉代隶属于南阳郡,可与史书相印证;■字应释为“冈”,“平冈”为地名,当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附近。文中对相关字形作了辨析。
来源: 评论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代地、上谷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5年 第1期 29-35,169页
作者: 吴良宝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本文首先梳理了出土战国文献中位于《汉志》代郡、上谷郡辖域的地名,并考察了它们的国别以及赵、燕两国在这一带的疆域变迁,认为战国时期代、上谷的地理范围与《汉志》载具有相当的重合度;其次,结合赵国代地兵器的监造制度,讨论了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十二年逑鼎“[水心水]”字考
收藏 引用
文史 2023年 第1期 241-248页
作者: 單育辰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陝西眉縣楊家村銅器窖藏中的《四十二年逑鼎》有“肆余作汝[水心水]詢”句,“[水心水]”字因鑄造缺陷,字形略顯模糊,以前由於未能識别相關字形,考釋工作有相當難度。本文首先考察楚簡中“[水禾水]”“[氵禾]”“[水貝水]”“[水悤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楚文字校读《淮南子》之“饥虎可尾”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4年 第3期 73-77,171页
作者: 李俊涛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淮南子》中有句作“饥虎可尾”,在《淮南子》的各个注本中,注家对其多未讨论。现代的译注本中,学者们或把这句话解释为“饥饿的老虎尾随”,或解释为“牵着老虎尾巴”,均不甚妥帖。这里的“尾”应该读为“徙”,通“縰”或“躧”,训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据清华九考释疑难文字三例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4年 第2期 34-38,169页
作者: 单育辰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收录五篇先秦佚籍,其中一些字的写法可以为疑难文字的释读带来新的突破。本文讨论了其中三例:清华八《治邦之道》的“■”可据清华九《治政之道》相关字确定释为“”;上博二《容成氏》的“■”可据清华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于省吾甲骨藏品整理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4年 第3期 1-31,169页
作者: 王雪晴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本文对于省吾先生的甲骨旧藏(已公布部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根据相关材料梳理其著录、来源和流向,并就《双剑誃藏甲骨文字》讨论了甲骨著录中的两个问题。
来源: 评论
金文“咎”字补说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4年 第3期 38-45,169,170页
作者: 陈建新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元尊、元卣铭文中旧释为“”的字应该改释为“咎”,毓祖丁卣铭文中旧释为“”的字应该是“咎”“火”二字,这几处铭文中的“咎”均应读为亲属称谓“舅”。商、西周时期的“舅”指的是母之兄弟,“高舅”可能是对母之兄弟的尊称,东周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商周青铜器铭文铸造中的机械复制技术——从淅川和尚岭二号墓出土编钟编镈铭文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3年 第1期 57-79页
作者: 崎川隆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长春130012
本文通过对淅川和尚岭二号春秋晚期墓出土的编钟、编镈铭文铸造特征的仔细观察,结合同时期比邻地区出土的相关铜器铭文材料,对春秋战国时期楚地青铜器铭文铸造中“单字模”或“全铭模”等机械复制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商周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簡“執灋”補論
收藏 引用
简帛 2023年 第1期 139-154页
作者: 魯超傑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嶽麓秦簡中記載,秦代有“執灋”官,涉職能十分廣泛。從秦簡中常見的“屬執灋”這一類表述方式分析,結合《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中有關“執灋”的記載,秦簡中的“執灋”是中央一級事務機構的泛指,設在郡中的執灋是中央的派出機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简零拾(二则)
收藏 引用
古文字研究 2022年 第1期 445-451页
作者: 乐游(刘钊)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一《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人名“可置”肩水金关1973年发掘中出编号73EJT1:1-3的三枚木牍,是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丞相府和御史府联合下达的一道官文书的抄本,研究者多称之为“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1)。该文书内容完整且重要,19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