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2 篇 期刊文献
  • 48 篇 专利
  • 32 件 标准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9 篇 农学
    • 30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89 篇 林学
    • 59 篇 植物保护
    • 23 篇 园艺学
    • 14 篇 作物学
  • 329 篇 工学
    • 135 篇 林业工程
    • 6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6 篇 建筑学
    • 3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城乡规划学
    • 26 篇 公安技术
    • 1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47 篇 理学
    • 180 篇 生态学
    • 48 篇 生物学
    • 11 篇 大气科学
    • 6 篇 地理学
  • 155 篇 管理学
    • 8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3 篇 公共管理
    • 11 篇 工商管理
  • 33 篇 经济学
    • 26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11 篇 医学
  • 8 篇 法学
    • 6 篇 法学
  • 7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21 篇 人工林
  • 20 篇 生物多样性
  • 20 篇 物种多样性
  • 19 篇 杉木
  • 19 篇 马尾松
  • 18 篇 气候变化
  • 16 篇 影响因素
  • 15 篇 北京
  • 14 篇 多样性
  • 14 篇 三峡库区
  • 13 篇 城市森林
  • 12 篇 林分结构
  • 11 篇 空间分布
  • 11 篇 林分密度
  • 11 篇 森林经营
  • 10 篇 气候因子
  • 10 篇 马尾松人工林
  • 10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9 篇 大兴安岭
  • 9 篇 氮添加

机构

  • 16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6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0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77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7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51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51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5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46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44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39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29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7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1 篇 林业遥感大数据与...
  • 2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76 篇 肖文发
  • 64 篇 王成
  • 61 篇 wang cheng
  • 48 篇 赵秀海
  • 43 篇 xiao wenfa
  • 41 篇 张春雨
  • 38 篇 zhao xiuhai
  • 37 篇 曾立雄
  • 32 篇 zhang chunyu
  • 31 篇 张昶
  • 30 篇 史作民
  • 29 篇 zhang chang
  • 27 篇 zeng lixiong
  • 24 篇 shi zuomin
  • 24 篇 陈健
  • 24 篇 雷蕾
  • 23 篇 朱建华
  • 23 篇 lei lei
  • 23 篇 xiao wen-fa
  • 22 篇 孙华

语言

  • 1,1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认证研究中心"
11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及其尺度效应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2期61卷 40-49页
作者: 吴晓煜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目的】基于单物种-面积模型(ISAR)探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及其尺度效应,以期阐明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4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的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火阻隔带和阻隔体系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1期61卷 197-208页
作者: 闫凯达 赵凤君 司莉青 舒立福 王明玉 李伟克 韩冬 李笑笑 周暖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塞罕坝机械林场 承德06700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全球范围内林火频发的严重形势,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威胁。为有效防范和减缓林火蔓延,科学构建林火阻隔带和阻隔体系至关重要。首先,本研究阐述生物防火林带的阻火机理,包括树种选择、结构设计和火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手持激光雷达的人工侧柏纯林冠层空间互补性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4期47卷 61-73页
作者: 胡蕾 刘茜紫 耿燕 余世有 姜俊 陈玲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讨手持激光雷达在冠层空间互补性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冠层空间互补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单木生长量的影响,为优化侧柏纯林的林分结构并提高生产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地面实测数据验证手持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精度,评估其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森林功能多样性与地上碳汇功能的关系及其随演替的变化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 第2期49卷 232-243页
作者: 吴闫宁 郝珉辉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83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长春13001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促进森林“保碳增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功能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基础,阐明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碳汇功能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温带森林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改进模拟连续变化检测与分类算法的桉树年龄和蓄积量遥感估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4期61卷 46-55页
作者: 段彩红 林辉 龙江平 杨培松 叶子林 张廷琛 李洵微 朱立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与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南方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004
【目的】通过改进检测算法获取准确年龄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升桉树蓄积量遥感估测精度,缓和桉树蓄积量饱和效应问题。【方法】以多时相Landsat-8和Sentinel-2为数据源,分析桉树的时间序列生长曲线,融合线性插值和动态识别方法,采用模拟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绿僵菌系统发育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菌株筛选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2期61卷 152-162页
作者: 刘程林 应玥 王瑞珍 刘云朋 王青华 孔德治 曲良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311400 国家植物园(北园)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93
【目的】研究国内外80株绿僵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为筛选用于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高毒力菌株提供参考。【方法】提取80株绿僵菌的DNA,使用引物ITS1/ITS4和T1/T22分别扩增真菌的ITS区域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并测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用地与农田和沙地的权衡/协同关系定量解析——以西辽河流域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6期45卷 2838-2850页
作者: 段艺璇 沈亲 高光耀 郑桂姿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诸城市林业发展中心 诸城26220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要素及其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探究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于指导生态系统管理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1990—2020年生态系统要素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用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5期45卷 2094-2103页
作者: 刘政 索沛蘅 轩寒风 魏强 胡亚林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森林生态-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心 福州35000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 银川750001
为深入了解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的季节动态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典型红壤侵蚀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样地(裸地、恢复10、20、30年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4个季节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样品,比较植被恢复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柑橘园覆盖光叶苕子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净积累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2期61卷 74-84页
作者: 张佳佳 肖文发 雷蕾 杨鑫 胡建文 杨洪炳 廖倚凌 曾立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湖北秭归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秭归443600
【目的】明确在绿肥生长和自然腐解阶段,柑橘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绿肥覆盖对果园土壤碳组分的作用机制,为推广果园绿肥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叶苕子覆盖的柑橘园为研究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刺槐在中国的空间分布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4期61卷 104-116页
作者: 高婉婷 胡晓创 孙守家 张劲松 孟平 蔡金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济源454650
【目的】探究全国尺度下刺槐分布与环境变量的关系以及未来适生区域变化,为刺槐造林规划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经R语言Kuenm包优化的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基于筛选后181条刺槐有效分布点数据和12个环境因子变量,探讨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