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1 篇 期刊文献
  • 1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0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5 篇 农学
    • 350 篇 园艺学
    • 16 篇 作物学
    • 6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兽医学
    • 2 篇 林学
    • 1 篇 水产
  • 164 篇 医学
    • 14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9 篇 中西医结合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71 篇 工学
    • 3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1 篇 生物工程
    • 1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软件工程
  • 34 篇 理学
    • 27 篇 生物学
    • 4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76 篇 香菇
  • 53 篇 草菇
  • 43 篇 灵芝
  • 40 篇 食用菌
  • 39 篇 金针菇
  • 33 篇 多糖
  • 28 篇 杏鲍菇
  • 27 篇 子实体
  • 21 篇 蛹虫草
  • 20 篇 双孢蘑菇
  • 19 篇 栽培
  • 17 篇 斑玉蕈
  • 16 篇 产量
  • 15 篇 工厂化栽培
  • 14 篇 抗氧化
  • 14 篇 抗肿瘤活性
  • 12 篇 菌丝体
  • 12 篇 三萜
  • 12 篇 生物活性
  • 12 篇 巨噬细胞

机构

  • 203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14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81 篇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
  • 64 篇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
  • 55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7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31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27 篇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
  • 26 篇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
  • 16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5 篇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
  • 14 篇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
  • 13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3 篇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
  • 1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9 篇 西南大学
  • 9 篇 上海百信生物科技...
  • 8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8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作者

  • 171 篇 张劲松
  • 146 篇 陈明杰
  • 134 篇 谭琦
  • 126 篇 尚晓冬
  • 124 篇 唐庆九
  • 119 篇 杨焱
  • 102 篇 冯娜
  • 99 篇 刘艳芳
  • 88 篇 鲍大鹏
  • 80 篇 汪虹
  • 77 篇 宋春艳
  • 75 篇 周帅
  • 72 篇 tan qi
  • 69 篇 李玉
  • 67 篇 李正鹏
  • 64 篇 yang yan
  • 63 篇 于海龙
  • 61 篇 周峰
  • 59 篇 贾薇
  • 58 篇 feng na

语言

  • 59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600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中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食用菌学报 2009年 第3期16卷 33-35页
作者: 唐利华 高君辉 郭倩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瓶栽栽培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配方5(玉米芯32%,杂木屑35%,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是试验的最佳配方,其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0.148 kg/瓶和52.21%。相关性分析表明,每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杏鲍菇培养阶段基质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09年 第4期25卷 82-84页
作者: 高君辉 冯志勇 唐利华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
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的培养阶段进行跟踪观察,初步分析了瓶栽杏鲍菇培养期间基质的理化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培养至25~30 d时丝发满,基质含水量、呼吸产生的CO_2量最大;基质pH在丝生长阶段前期下降较快,后期基本维持稳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新鲜块子实体中α-雄烷醇
收藏 引用
物学报 2022年 第5期41卷 830-836页
作者: 程池露 李传华 熊海宽 冯娜 张劲松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20130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1403 永仁野森达菌业有限公司 云南楚雄651499
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新鲜块子实体中α-雄烷醇(5α-雄甾-16-烯-3α-醇)的含量。新鲜块样品经无水乙醇提取,Qasis HLB柱萃取富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定量。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野生白棕口蘑种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第12期20卷 4019-4027页
作者: 陆欢 王瑞娟 万佳宁 杨慧 徐珍 尚晓冬 刘建雨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403
研究对从江西赣州采集的一株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丝纯培养物,通过形态特征分析和ITS技术进行鉴定,鉴定其为口蘑属的白棕口蘑Tricholoma albobrunneum。序列上传GenBank,登录号为MT539126。本研究还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培养料中添加豆粕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用菌学报 2015年 第4期22卷 40-43页
作者: 朱燕华 王倩 陈明杰 汪虹 宋晓霞 黄建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403
研究了不同时期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料中添加不同量的豆粕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期添加对其产量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在覆土前添加则可显著提高其产量。添加量为每筐210g时,三潮菇总产量为每筐1438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木耳新品种‘申耳4号’
收藏 引用
园艺学报 2017年 第12期44卷 2429-2430页
作者: 于海龙 吕贝贝 谭琦 尚晓冬 张美彦 宋春艳 章炉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403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13202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上海201106
‘申耳4号’是从毛木耳品种‘黄耳10号’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发周期短,一般35 d即可发满袋,耐高温,开袋后易于现耳,出菇整齐,转化率可达95%以上,子实体大小适中,表面光滑,暗红色,背深棕色,烘干后正面暗棕色,背灰白色,适合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拮抗化疗药物体外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筛选
收藏 引用
食用菌学报 2010年 第1期17卷 51-59页
作者: 刘艳芳 唐庆九 张劲松 杨焱 贾薇 冯娜 唐传红 周帅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天然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
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为试验材料,将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或细脂多糖(LPS)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联合使用建立了体外免疫抑制模型,并比较了多糖样品对5-Fu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样品中,F1-1[龙须菜(Grac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用菌学报 2019年 第1期26卷 11-17页
作者: 王瑞娟 尚晓冬 杨慧 刘建雨 张丹 徐珍 宋春艳 章炉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403
针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种在保藏中难以保持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问题,以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号"为供试株,采用继代培养法(C)、液体石蜡法(P)、液氮法(N)和蒸馏水法(W)保藏两年后,观测活化丝的生长、液体种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干燥技术对香菇和杏鲍菇风味成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 第22期34卷 188-191页
作者: 吴迪 谷镇 周帅 杨焱 张劲松 刘艳芳 唐庆九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403
采用热风干燥、自然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新鲜香菇、杏鲍菇进行干燥处理,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其感官质量及其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影响。发现真空干燥处理得到的干品具有浓郁的蘑菇风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膜过滤法分离纯化刺芹侧耳提取液中海藻糖的工艺
收藏 引用
食用菌学报 2016年 第1期23卷 59-62,85页
作者: 周帅 张忠 冯娜 刘艳芳 唐庆九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403
联合使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超滤膜和270的纳滤膜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水提液中分离海藻糖。超滤膜操作压力为4kg/cm^2,同时纳滤膜操作压力为3kg/cm^2,经膜分离的相对分子质量270~1000分溶液经浓缩结晶,海藻糖纯度可达9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