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6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0 篇 农学
    • 226 篇 作物学
    • 12 篇 植物保护
    • 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4 篇 理学
    • 52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44 篇 工学
    • 4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95 篇 水稻
  • 59 篇 选育
  • 25 篇 杂交水稻
  • 18 篇 栽培技术
  • 16 篇 两系杂交水稻
  • 16 篇 产量
  • 15 篇 优质
  • 10 篇 制种技术
  • 8 篇 稻米品质
  • 8 篇 粳稻
  • 7 篇 高产
  • 7 篇 杂交粳稻
  • 7 篇 品质
  • 6 篇 育种
  • 6 篇 农艺性状
  • 6 篇 光温敏核不育系
  • 6 篇 籼稻
  • 6 篇 杂交中籼稻
  • 6 篇 两系杂交稻
  • 5 篇 两优289

机构

  • 10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9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23 篇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 22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16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1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安徽省...
  • 9 篇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安徽华安种业有限...
  • 7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扬州大学
  • 6 篇 安徽省水稻遗传重...
  • 5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5 篇 湖北谷神科技有限...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
  • 4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 51 篇 李泽福
  • 45 篇 罗志祥
  • 43 篇 施伏芝
  • 43 篇 夏加发
  • 42 篇 阮新民
  • 39 篇 王元垒
  • 36 篇 张瑛
  • 32 篇 马廷臣
  • 30 篇 吴敬德
  • 28 篇 吴跃进
  • 27 篇 杨联松
  • 26 篇 杜士云
  • 24 篇 白一松
  • 23 篇 王德正
  • 23 篇 从夕汉
  • 22 篇 王守海
  • 22 篇 吴爽
  • 21 篇 张效忠
  • 19 篇 童继平
  • 18 篇 罗彦长

语言

  • 25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重点实验室"
252 条 记 录,以下是231-240 订阅
排序:
作物品种(系)区域试验单重复、多重复试验效果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种子 2002年 第5期21卷 18-19页
作者: 童继平 吴跃进 韩立德 钱良树 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采用小区产量、产量位次、产量稳定性 ai等指标 ,对 2 0 0 1年安徽省中籼 A组、中粳组区试资料多重复与单重复试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 ,多重复与单重复试验的小区产量、产量位次、产量稳定性指标 ai结果相关极显著。说明单重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抽穗期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02年 第6期28卷 771-776页
作者: 李泽福 周彤 郑天清 罗林广 夏加发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31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100081
本文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 Nipponbare/ Kasalath/ / 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 lines,BIL s)作图群体 (BC1 F9)和混合线性模型的 QTL 定位方法 ,联合分析南京、合肥和海南 3个不同地点的水稻抽穗期 QTL 及QTL 与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叶片直接用于PCR和RAPD反应的方法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2年 第3期24卷 332-334页
作者: 汪秀峰 杨剑波 吴丽芳 李莉 向太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合肥23003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230031
研究以经过碱处理的小麦叶片直接作为PCR和RAPD反应的模板 ,并应用于小麦转基因目标性状的跟踪检测、品种多态性分析等方面。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 ,尤其是在受测群体较大时 ,此种方法更显得经济有效。
来源: 评论
超高产杂交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 第6期26卷 647-651页
作者: 王强 张其德 卢从明 匡廷云 李成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合肥230031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两个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华安 3号’和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常规杂交稻‘汕优6 3’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在苗期 ,3个杂交稻的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 (Chl)含量差别不大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徽省稻米品质区划及特色栽培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2年 第3期30卷 319-320,323页
作者: 台德卫 张效忠 罗继虎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根据安徽省农业气候区划 ,耕作制度以及稻米品质适宜的灌浆成熟期气候指标 (平均温度 2 0~ 2 5℃ ) ,将优质稻米生产划分成 3个次亚区 :沿江及江南双季稻优质多用稻次亚区 ;六安、合肥、巢湖优质单、双季稻混和食用稻次亚区 ;沿淮及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2年 第12期35卷 1437-1441页
作者: 朱作峰 孙传清 付永彩 张培江 王象坤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合肥2300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种质谷壳裂颖率差异研究初报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2年 第2期30卷 162-162,166页
作者: 朱伟 吴跃进 童继平 吴敬德 郑乐娅 张瑛 张治国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
根据水稻种质谷壳裂颖率的差异 ,对种质库中 10 17份籼粳品种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水稻品种裂颖率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 :裂颖率 >16%的群体中 ,籼粳稻占比例较小 ,分别为 15 .4%、10 .7% ;裂颖率在 7%~ 16%的群体中 ,籼、粳稻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分子育种亲本在安徽的表现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2年 第4期30卷 465-466,468页
作者: 台德卫 张效忠 王元垒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
对由国际水稻研究所统一提供的水稻分子育种亲本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观察和分类 ,同时进行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 ,结果表明供体亲本基因十分丰富 ,可用作改良核心亲本 。
来源: 评论
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_(599)的解毒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1年 第4期23卷 336-340页
作者: 向太和 杨剑波 David A.Somers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系 明尼苏达圣保罗55108
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来源于质粒 pJBJ10 6、pBluescriptSK(+ )和pUCD80 0 的新质粒 pXT3sacB ,利用该质粒通过同源重组切除了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599中Ri质粒的T DNA。解毒后的K599获得了氨苄 /羧苄青霉素抗性和 10 %蔗糖抑制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引进耐冷资源的杂交后代材料芽期耐冷性研究初报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1年 第6期29卷 699-700页
作者: 郑乐娅 吴跃进 吴敬德 童继平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
通过对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稻材料与云南耐冷性资源材料的杂交后代材料M1 、M2 、M3的芽期耐冷性测定 ,发现杂交后代材料M1 、M2 、M3的耐冷性均达 3级标准 ,即杂交后代具有很强的耐冷性。试验还表明 ,即使是耐冷性很强的材料对低温冷害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