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8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8 篇 医学
    • 106 篇 中西医结合
    • 101 篇 临床医学
    • 89 篇 中医学
    • 4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4 篇 教育学
    • 2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3 篇 中医药疗法
  • 9 篇 量表
  • 9 篇 大鼠
  • 8 篇 疾病模型
  • 7 篇 生存质量
  • 6 篇 小鼠
  • 6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中医
  • 5 篇 数据挖掘
  • 5 篇 基因表达
  • 5 篇 药理学
  • 5 篇 中医妇科
  • 5 篇 哮喘
  • 5 篇 重症肌无力
  • 5 篇 温病
  • 5 篇 患者报告结局
  • 4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4 篇 医学教育
  • 4 篇 项目反应理论
  • 4 篇 中药疗法

机构

  • 213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194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0 篇 中山大学
  • 17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10 篇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
  • 7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6 篇 广东药学院
  • 6 篇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
  • 6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6 篇 广东医学院
  • 6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6 篇 香港中文大学
  • 6 篇 广州医学院
  • 5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
  • 5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5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4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4 篇 暨南大学
  • 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

  • 27 篇 陈新林
  • 24 篇 刘凤斌
  • 13 篇 侯政昆
  • 10 篇 吴伟
  • 9 篇 罗颂平
  • 9 篇 郎建英
  • 7 篇 于征淼
  • 7 篇 邝枣园
  • 7 篇 陈芝喜
  • 7 篇 林培政
  • 7 篇 匡忠生
  • 7 篇 林丽珠
  • 7 篇 吴智兵
  • 7 篇 刘煜德
  • 7 篇 林兴栋
  • 7 篇 杨晓军
  • 6 篇 肖珊珊
  • 6 篇 樊粤光
  • 5 篇 梁国辉
  • 5 篇 何伟

语言

  • 29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寒教研室"
296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排序:
强肌健力饮对肾虚大鼠脏器组织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 第2期5卷 37-39页
作者: 何赞厚 赵慧 李志强 陈津岩 陈芝喜 匡忠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广东广州510405
目的:观察肾虚模型大鼠肾上腺、胸腺、脾脏、睾丸脏器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强肌健力饮对其修复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虚模型组,强肌健力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右归丸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29卷 332-336页
作者: 刘凤斌 郎建英 赵利 方积乾 梁国辉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卫生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405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香港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广东广州510080 香港伊丽莎白医院职业治疗部 中国香港
【目的】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推动国内量表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内涵。【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生存质量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钠碘转运体抗体在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天津医药 2008年 第4期36卷 252-254页
作者: 常向云 沈耿 王晓丽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832008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概论教研室 832008
目的:探讨钠碘转运体抗体(NISAb)在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GD患者、34例HT患者、69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钠碘转运体抗体水平,并对GD患者随访。结果:GD组和HT组患者NISAb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中医治法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内皮素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 第4期25卷 331-334页
作者: 梁幼雅 吴婉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广东广州510405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活血祛瘀法、通阳豁痰法和芳香温通法)代表方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5、6.8g·kg-1·d-1),瓜蒌薤白半夏汤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旁肌肌电图研究
收藏 引用
颈腰痛杂志 2008年 第1期29卷 36-38页
作者: 叶勇光 汪青春 潘竟霞 康甫 谢秋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教研室 广州51051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肌电图室
目的对比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脊旁肌肌电指标的差异,探讨肌电图检查在协助评价AS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定3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L1和L4水平脊旁肌肌电指标,记录小用力收缩时肌肉20个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脉成骨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1、NO及PGl2功能的影响
生脉成骨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1、NO及PGl2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
作者: 赵长青 樊粤光 曾意荣 王海彬 李义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目的探讨生脉成骨胶囊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泌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I(PGI)和氧化氮(NO)功能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生脉成骨胶囊含药血清作用1h和2h后ECV304细胞培养上清中ET-1和PGI浓度,用酶法检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毒片对HL-60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的体外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年 第4期14卷 60-63页
作者: 王文花 杨洪涌 刘安平 陈鹏 赵珍品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教研室 浙江温州325003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广东广州510405
目的:观察中药清毒片对HL-60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活性的影响。方法:取离心灭菌后的清毒片药物水煎浓缩剂2 mL,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逐步稀释为从1∶10至1∶1 600的12个稀释倍数,分别培养等量细胞,同时以阿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收藏 引用
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维琼 刘风斌 中国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来源: 评论
复方小柴胡汤调控microRNA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复方小柴胡汤调控microRNA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收藏 引用
2008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肿瘤和第十二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作者: 杨惠玲 夏洪平 黄红中 王涛 陈泽雄 吴珏珩 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 广州中医药大学化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观察复方小柴胡汤(FFXCHT)对高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调控CNE-2细胞microRNA的差异表达。方法:通过磺基罗丹明B(SRB)法检测FFXCHT对CNE-1和CNE-2增殖的影响;采用Paraflo microfluidic microRNA芯片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本科生开展温病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 第4期9卷 429-431页
作者: 曾征伦 彭胜权 徐秋英 刘亚敏 柯立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 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探讨在中医专业本科班中开展温病学实验课,将抽象的经典温病理论结合实验进行教学,以“学生与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利于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促进温病学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