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0 篇 期刊文献
  • 3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2 篇 医学
    • 286 篇 临床医学
    • 6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1 篇 中西医结合
    • 2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3 篇 口腔医学
    • 1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49 篇 工学
    • 4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24 篇 磁共振成像
  • 22 篇 烧伤
  • 10 篇 2型糖尿病
  • 8 篇 成纤维细胞
  • 8 篇 瘢痕
  • 8 篇 糖尿病
  • 6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6 篇 冠心病
  • 6 篇 护理
  • 6 篇 诊断
  • 6 篇 姜黄素
  • 5 篇 并发症
  • 5 篇 增生性瘢痕
  • 5 篇 基因表达
  • 5 篇 乳腺癌
  • 5 篇 肩关节
  • 5 篇 糖尿病足
  • 5 篇 预后
  • 5 篇 预防
  • 5 篇 创面愈合

机构

  • 104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8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67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45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6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1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1 篇 暨南大学
  • 1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8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6 篇 广州市胸科医院
  • 6 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 4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4 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
  • 4 篇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作者

  • 44 篇 曾旭文
  • 40 篇 梁治平
  • 27 篇 李叶扬
  • 24 篇 冉建民
  • 22 篇 劳干诚
  • 20 篇 李孝建
  • 20 篇 曹阳
  • 17 篇 步军
  • 16 篇 liu wei
  • 15 篇 陈松
  • 14 篇 张志
  • 14 篇 张立贤
  • 14 篇 陈辉
  • 14 篇 徐武华
  • 13 篇 过新民
  • 13 篇 刘薇
  • 13 篇 周洁
  • 13 篇 谢有富
  • 13 篇 谭荣韶
  • 13 篇 熊晓清

语言

  • 39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395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8期30卷 795-799页
作者: 晋金兰 韦建瑞 尹海燕 梁艳雯 郭键 吕荣贵 刘喜鸿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心ICU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中山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超声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 第1期33卷 109-113页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广州510220 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比较医学实验室 广东省广州528248
目的探讨伤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接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年 第12期32卷 1289-1293页
作者: 朱平 冉建民 劳干诚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 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因严重低血糖而收入院的T2DM患者49例,并选取同期非低血糖住院的T2DM患者98例作为对照。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病理与CT对照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11年 第11期32卷 1466-1468页
作者: 步军 曾旭文 黄结玲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特点,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腹、盆腔内实质脏器边缘的扇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的制备及其在齿槽外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22期9卷 179-179,182页
作者: 刘冰 詹春华 彭燕豪 叶春婷 梁佩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对牙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和口腔完成。首先用Ⅰ型胶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 第9期21卷 905-911页
作者: 周丽华 徐武华 匡祖颖 叶锦龙 潘梦秋 王展航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51051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州510220
目的研究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D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医院神经内分别于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2例HDLS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报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米不同烹调方法对健康人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9年 第4期25卷 397-400页
作者: 王辉 劳干诚 冉建民 郭坚 谢彬 刘薇 张扬 冯琼 熊晓清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20
目的观察大米粥和大米饭对健康人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应答的影响。方法30名40岁以下,糖耐量、体重指数(BMI)、血压、肝肾功能正常,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早餐给予进食等量大米[体重(kg)×25kcal×60%×1/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11年 第10期32卷 1290-1292页
作者: 王仁坤 李叶扬 秦娟 汪锦伦 李孝健 黄峻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 510220
目的探索烧伤患者近年来真菌感染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3 053例烧伤患者中怀疑有真菌感染的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创面分泌物、中段尿、痰液、深静脉导管、血液作为标本做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 05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 第21期25卷 39-42页
作者: 阮黎 过新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超声诊断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Ⅰ酶切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83例结石复发患者(复发组)及106例结石无复发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FokⅠ酶切多态性检测,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 第10期25卷 1672-1673页
作者: 陈伟光 李梅 李艳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乳腺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51022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TT)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4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行3周期的T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