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7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8 篇 医学
    • 112 篇 中西医结合
    • 9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理学
    • 1 篇 化学

主题

  • 9 篇 hplc
  • 9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9 篇 含量测定
  • 8 篇 正交试验
  • 7 篇 炮制
  • 7 篇 吸收
  • 6 篇 挤出滚圆
  • 6 篇 物质基础
  • 6 篇 萸黄连
  • 5 篇 夏枯草
  • 5 篇 正交设计
  • 5 篇 中药
  • 5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5 篇 制备工艺
  • 4 篇 在体肠灌流模型
  • 4 篇 组分结构理论
  • 4 篇 黄酮类成分
  • 4 篇 抗肿瘤
  • 4 篇 三草方
  • 4 篇 芍药苷

机构

  • 81 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 65 篇 江苏大学
  • 4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6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9 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 6 篇 镇江出入境检验检...
  • 5 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 5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5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4 篇 镇江出入境检验检...
  • 4 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 4 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 4 篇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 3 篇 吉林市食品药品检...
  • 2 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2 篇 常熟雷允上制药股...
  • 2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 篇 常州市盛辉药业有...
  • 2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

作者

  • 105 篇 贾晓斌
  • 75 篇 陈彦
  • 36 篇 jia xiao-bin
  • 30 篇 chen yan
  • 23 篇 蒋俊
  • 20 篇 施峰
  • 17 篇 谭晓斌
  • 16 篇 陈斌
  • 15 篇 jia xiaobin
  • 15 篇 黄洋
  • 15 篇 封亮
  • 15 篇 张振海
  • 14 篇 蔡宝昌
  • 13 篇 贾东升
  • 11 篇 chen bin
  • 11 篇 吴皓
  • 11 篇 王晋艳
  • 10 篇 韦英杰
  • 9 篇 王绪颖
  • 9 篇 曹伟

语言

  • 1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 210028"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从肠吸收屏障网络进行中药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探索
收藏 引用
中草 2009年 第10期40卷 1520-1524页
作者: 谭晓斌 贾晓斌 陈彦 刘中秋 Hu Ming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制剂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28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广州510515 休斯顿大学药学院
口服是中药的主要用方式,需要克服肠道吸收屏障网络作用,发挥其效。综述了肠吸收屏障网络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对完善这一体系并使之适宜于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肠吸收屏障网络研究技术平台。从肠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LC法比较不同产地夏枯草属材中成分组成的差异性
收藏 引用
中草 2010年 第8期41卷 1384-1386页
作者: 刘光敏 贾晓斌 陈彦 朱粉霞 封亮 蒋俊 施峰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产地、品种夏枯草材的组成差异性,为全面评价夏枯草属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来源于9个产地夏枯草属3种材,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山菠菜*** Nakai,硬毛夏枯草***中咖啡酸、迷迭香酸、芦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LC法测定痛经宝颗粒中阿魏酸、肉桂酸、桂皮醛、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
收藏 引用
中草 2010年 第10期41卷 1643-1645页
作者: 王绪颖 贾晓斌 陈彦 蒋俊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痛经宝颗粒中阿魏酸、肉桂酸、桂皮醛、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5个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4%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5 nm,体积流量1.0 mL/m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枯草肺癌化学预防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收藏 引用
中草 2009年 第2期40卷 316-318页
作者: 贾晓斌 封亮 陈彦 高成林 邵振中 宋师花 刘光敏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名方适宜剂型重点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28
夏枯草对肺癌具有确切疗效,但其肺癌化学预防物质基础尚未明确。结合现代先进的分离、分析以及效筛选技术,以中药"三个层次多维结构"组分结构理论,科学地揭示夏枯草肺癌化学预防物质基础,通过总结夏枯草化学成分和与肿瘤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LC测定肉桂、木香中桂皮醛、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
收藏 引用
中成 2010年 第3期32卷 459-462页
作者: 贾晓斌 王丽静 陈彦 宋师花 王绪颖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28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木香CO2超临界萃取物中桂皮醛、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的2种方法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 第24期33卷 2908-2910页
作者: 陈红霞 贾晓斌 范晨怡 施亚芳 魏惠华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名方适宜剂型重点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28
目的:比较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特点。方法:对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的原理、制备流程进行比较,并对2种方法所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进行粉体学、收率和体外溶出等考察。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组分结构假说构建中药性矢量结构方程
收藏 引用
中草 2012年 第3期43卷 422-427页
作者: 蒋俊 贾晓斌 陈斌 李平 蔡宝昌 吴浩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28 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检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镇江21200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9
中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即相应的"组分结构",而中药性即为中药中复杂的组分结构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体现。中药中的成分/组分可表现相应的性属性(寒、热、温、凉),组分与组分之间以及组分内部都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分析7-羟基黄酮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学杂志 2012年 第4期32卷 241-243页
作者: 韦英杰 姜金生 谭晓斌 陈斌 薛小璐 胡春萍 马世平 贾晓斌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江苏南京210009
目的:研究7-羟基黄酮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方法:应用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检测大鼠灌胃7-羟基黄酮后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实验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并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根据负离子模式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萸黄连炮制研究进展及炮制机制研究思路与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 第10期34卷 1314-1317页
作者: 贾晓斌 蒋俊 陈斌 陈彦 郝琨 蔡宝昌 吴皓 杨光明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名方适宜剂型重点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2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9
研究追溯了萸黄连的炮制历史沿革及其在经典方剂中的应用;总结了萸黄连的炮制工艺研究和物质基础研究现状,较全面的论述了萸黄连炮制研究进展;阐述了萸黄连炮制机制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萸黄连炮制机制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
来源: 评论
三七炮制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收藏 引用
中草 2013年 第4期44卷 482-487页
作者: 陈斌 许慧琳 贾晓斌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8 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药学系 新加坡117543
生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等功效,而熟三七止血化瘀作用较弱,以滋补力胜,二者在功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近年来三七炮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对三七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和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