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65 篇 期刊文献
  • 3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52 篇 哲学
    • 552 篇 哲学
  • 534 篇 法学
    • 29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36 篇 社会学
    • 123 篇 政治学
    • 25 篇 法学
    • 9 篇 民族学
    • 6 篇 公安学
  • 349 篇 管理学
    • 262 篇 公共管理
    • 53 篇 工商管理
    • 2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64 篇 教育学
    • 135 篇 教育学
    • 25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 篇 体育学
  • 134 篇 经济学
    • 81 篇 应用经济学
    • 65 篇 理论经济学
  • 100 篇 历史学
    • 83 篇 中国史
    • 26 篇 世界史
    • 6 篇 考古学
  • 68 篇 文学
    • 35 篇 新闻传播学
    • 2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0 篇 工学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公安技术
  • 12 篇 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医学
  • 10 篇 理学
    • 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8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6 篇 农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46 篇 马克思
  • 30 篇 大学生
  • 30 篇 社会工作
  • 25 篇
  • 25 篇 实践
  • 24 篇 马克思主义
  • 21 篇 哲学
  • 20 篇 孔子
  • 19 篇 老子
  • 18 篇 陕甘宁边区
  • 18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17 篇 以人为本
  • 17 篇 毛泽东
  • 17 篇 儒家
  • 17 篇 自由
  • 16 篇 庄子
  • 16 篇 道德
  • 15 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4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4 篇 和谐社会

机构

  • 1,075 篇 西北大学
  • 578 篇 河北大学
  • 28 篇 南京大学
  • 2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7 篇 北京大学
  • 1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0 篇 石家庄学院
  • 8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7 篇 苏州大学
  • 6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6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6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6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6 篇 山西大学
  • 5 篇 中北大学
  • 5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42 篇 贾志科
  • 29 篇 程志华
  • 28 篇 林顺利
  • 25 篇 李丹
  • 24 篇 左少杰
  • 20 篇 许春华
  • 19 篇 李振纲
  • 19 篇 王永智
  • 18 篇 李刚
  • 17 篇 胡军良
  • 17 篇 马荣
  • 16 篇 翟乐
  • 16 篇 彭鹏
  • 15 篇 黄云明
  • 15 篇 常雅慧
  • 13 篇 赵志强
  • 13 篇 刘占军
  • 13 篇 陈国庆
  • 12 篇 付粉鸽
  • 12 篇 吴铮

语言

  • 1,69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16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从“亲密的陌生人”到“陌生人的亲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疾病格局”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3期46卷 9-17页
作者: 任杰慧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章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染病为分析背景,以“差序格局”和“三间分布”为分析起点,提出“疾病格局”的概念,探讨了中国人的关系理论在大流行病下的延续与发展,以及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所具有的“普遍性假设”和“整体性统一性假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餐具与刀叉、筷子——论中西哲学本体论异同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 35-44,228页
作者: 程志华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近年来,强调中西哲学本体论相异的观点渐渐浮现,而且声势愈来愈大。实际上,仅仅基于如下四种视域进行分析,便可发现这种观点在学理上站不住脚:“形而上学”视域告诉我们中西哲学均有其本体论;“存在与存在者”视域告诉我们,本体论是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荀子统一思想评析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25年 第2期 18-27,157页
作者: 敦鹏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荀子的统一思想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荀子看来,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加剧了百姓的困苦,而消除分裂走向统一不仅符合社会普遍愿望,也是历史大势所趋。为此,荀子提出“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治国理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统一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性体”如何可能——论牟宗三“性体”概念的建构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5年 第3期46卷 100-106,192页
作者: 程志华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概念的建构。在牟宗三所建构的众多概念当中,“性体”出现次数最多,且在其整个哲学体系当中具有基石地位。本文通过对牟宗三的“性”的概念及其五义,“性体”的概念、性质及其分际,“性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由儒家观念透视中国文化——明恩溥对中国文化特性的剖析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24年 第2期 131-139,160页
作者: 程志华 张新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明恩溥作为一位来华传教士,在宣教时对中国文化有诸多研究。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特性是由儒家塑造的,故分析儒家基本观念可以反映中国文化的特性。他通过分析当时中国人所具“仁”“礼”“智”“信”“义”之思想特质,勾勒出中国文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程朱理学王道论的三个基本主题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4年 第4期346卷 32-41,281页
作者: 敦鹏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宋代儒学是宋学的主流,程朱理学又是宋代儒学的主流。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及其王道论不仅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儒家王道思想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程朱理学王道论的基本面向与主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劳动哲学视域中的劳动工具思想
收藏 引用
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2期51卷 78-86页
作者: 黄云明 张家赫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创立了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的劳动哲学体系,实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哲学的革命。马克思劳动哲学将劳动工具纳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进行考察,揭示了劳动工具作为人类物质生产劳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的未来与未来的教育——读《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收藏 引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5年 第3期 95-96页
作者: 冯燕芳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在《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以下简称《今日简史》)中,以色列当代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讲述和预言了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双重革命将带给人类怎样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赫拉利还给出了教育方面的应对策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过度、限度及消解——论儒家伦理的主体性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25年 第2期 48-57页
作者: 程志华 河北大学燕赵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体性”是一个后发的概念,但相应思想却发生于“轴心时代”。就相应思想讲,“主体性”涉及“客体性”的对立,而背后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中国的“轴心时代”,基于“神文”到“人文”的转向,儒家建构起自身的“主体性”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体”何以可能——牟宗三关于“心体”及“圆教”的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 2023年 第6期 121-128,F0003页
作者: 程志华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牟宗三建构作为“圆教”的道德的形上学主要是通过“心体”之立实现的。他以“心性为一”即“一本义”为“圆教模型”,以重新定义“可能”和“理解”为前提,以“心体”建构为实现路径,以“上下其讲”为思维路径。就“上讲”看,他以沟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