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 篇 文学
    • 102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4 篇 管理学
    • 1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工商管理
  • 19 篇 法学
    • 15 篇 政治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9 篇 工学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6 篇 艺术学
    • 1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0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7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5 篇 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主题

  • 18 篇 人工智能
  • 18 篇 数字新闻
  • 15 篇 国际传播
  • 10 篇 数字新闻学
  • 7 篇 后人类
  • 7 篇 数字媒体生态
  • 6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5 篇 全球治理
  • 4 篇 媒介文化
  • 3 篇 新闻理论
  • 3 篇 新媒体
  • 3 篇 新闻学
  • 3 篇 媒介化
  • 3 篇 数字新闻业
  • 3 篇 新闻伦理
  • 2 篇 一体化管理
  • 2 篇 全媒体
  • 2 篇 辐射固化
  • 2 篇 知识图谱
  • 2 篇 人才培养

机构

  • 93 篇 深圳大学
  • 19 篇 上海大学
  • 17 篇 复旦大学
  • 13 篇 清华大学
  • 10 篇 山东大学
  • 8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暨南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中山大学
  • 6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4 篇 南方科技大学
  • 4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3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3 篇 厦门大学

作者

  • 30 篇 常江
  • 13 篇 战迪
  • 10 篇 戴永红
  • 9 篇 chang jiang
  • 7 篇 zhan di
  • 7 篇 贾文山
  • 6 篇 黄文森
  • 6 篇 dai yonghong
  • 6 篇 王虎
  • 5 篇 杨惠涵
  • 5 篇 徐偲骕
  • 5 篇 孟达
  • 5 篇 付乐
  • 4 篇 刘松吟
  • 4 篇 马菲
  • 4 篇 吴予敏
  • 4 篇 虞鑫
  • 3 篇 黄玉波
  • 3 篇 何颂华
  • 3 篇 huang wensen

语言

  • 16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全球传播研究院"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再经典化如何可能?——数字平台语境下的电影“去经典化”及其迷影修复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25年 第1期 110-117页
作者: 战迪 潘越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全球传播研究院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数字时代,在平台化传播机制影响下,解构经典、亵玩经典的“去经典化”风潮愈演愈烈,因此,对经典作品进行发掘的“再经典化”实践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基于数字平台的文化语境,从迷影文化视角切入,反思“去经典化”现象,梳理“再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赛博格的面具:短视频生产中集体表演性的生成机制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7卷 117-124页
作者: 战迪 方杰云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全球传播研究院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在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视听平台中,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表演与社会表演深度融合,建构起表演性的全新形态。佩戴着赛博格面具的数字行动者创造了以小博大的“名声筒仓”和微名人效应,甚至与传统影视明星产业展开意义争霸赛。我们在承认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迭代的阵痛”: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焦虑的三重面向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5年 第3期 28-37页
作者: 刘松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技术焦虑源于人们在新技术环境下对自身能力、社会角色和主体存在的担忧。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焦虑需要结合其在具身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个层面的表现,具身性焦虑体现了人类对能力与职业替代问题的担忧;社会性焦虑反映了技术变革对社会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纾解媒介化倦怠:设计行动主义何以可能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5年 第3期 4-17页
作者: 常江 李凡宇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数字时代的后人类状况使得媒介化倦怠成为普遍的文化症候。人的注意力、情绪与行为不断被算法捕获,在机器逻辑与监视资本主义的裹挟下陷入循环往复的焦虑情绪与自我异化之中。如何建立人与技术、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成为紧迫的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相忘于网络:数字痕迹、人工智能与被遗忘权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25年 第3期 147-154,176页
作者: 常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在数字媒体生态下,一切人类行动都被自动记录、存储和数据化,它们构成了体量巨大、包罗万象的数字痕迹体系。数字痕迹是数字媒体生态将人类思想和记忆外置化的基本形式,确保人类行动的可预测性和可监控性以服务于科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想象有道德的AI新闻业:机器伦理启示与价值对齐路径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8卷 79-87页
作者: 常江 王鸿坤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技术类行动者的崛起,使新闻业的自动化程度发生质的深化,呈现出从流程自动化向判断自动化演变的趋势,并制造了一系列传统新闻伦理难以解释和应对的道德困境。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让新闻价值判断成为计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尚古主义:后人类状况下的人类文化行动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62卷 57-65页
作者: 常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全球传播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60
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技术类行动者的崛起令人机共生成为数字媒体生态的基本结构。人类能动性被机器逻辑弱化乃至褫夺,导致了全球媒介文化的后人类状况。在此局面下,媒介尚古主义兴起,其本质是通过复兴旧媒介实践、重建旧媒介经验的方式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基础设施化、新闻弥散与倦怠社会的纾解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2025年 第1期 104-113页
作者: 常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60
全球数字媒体生态正在加速基础设施化,媒介系统逐渐成为不同社会生活范畴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与制度配置。在媒介基础设施化的过程中,实践和文化逐渐为数字性逻辑所支配,人不断丧失把握自身生活经验的自主权,陷入持续的疲惫状态与分裂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技术—文化进化论”视野下数字视听生产的感官联觉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 2025年 第2期 56-63页
作者: 战迪 方杰云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广东深圳518060
在深度数字化生态下,视听内容生产充分调动人的感官体验,搭建起关乎技术文化创新的知识体系。文章从“技术—文化共生论”到“技术—文化进化论”理念革新出发,深入探索数字视听内容联觉式生产的技术语境、实践路径与文化特征,认为感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断联的憧憬与视觉霸权的对抗:有声阅读的认知体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 2025年 第4期 13-21页
作者: 战迪 王天伯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
在视觉中心主义主导的数字媒体生态中,有声阅读稀释了对视觉注意力资源的攫取,使个体得以从数字化社交焦虑中部分抽离,转而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深度感知,为实现临时性数字断联提供了可能。有声阅读通过细腻的声音演绎,以声学的而非语义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