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采用溶化率对水醇双提中药颗粒剂溶化性进行量化表征与评价。方法 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颗粒剂溶化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溶化率为检测指标,并对热水温度、搅拌速度、搅拌转子形状、搅拌转子尺寸、除杂方式、离心转速等参数进行优化,用优化后的方法和目视法对20种水醇双提颗粒的溶化性进行测试。结果 热水温度为75℃,搅拌转速为300 r/min,搅拌转子尺寸为4.0 cm,除杂方式为1 000 r/min离心5 min,此条件下测量结果准确稳定。根据20种水醇双提颗粒的溶化率和目视法检测结果,制定了水醇双提颗粒剂溶化性的检测标准。结论 用溶化率作为检测指标能对水醇双提颗粒的溶解程度进行量化表征,用溶化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dissolution rata curve,ADRC)作为评价指标,能为水醇双提颗粒溶化性评价和改善研究提供客观方法,为评价中药颗粒剂溶化性品质提供参考。
通过对安神滴丸入血成分的鉴定及其改善失眠的药效研究探索其作用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安神滴丸的主要入血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基于药症关系的富集分析对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其活性成分的核心靶点,作为安神滴丸潜在的抗失眠靶点,并进一步对核心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安神滴丸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通过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检测安神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睡眠率、睡眠时间和睡眠潜伏期的影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总分评价临床试验中安神滴丸治疗前后的疗效。基于药症关系的富集分析显示,安神滴丸组方合理,基于UPLC-Q-TOF-MS/MS技术检测到安神滴丸9种入血成分,通过网络邻近度计算得到其中8种成分和失眠显著相关,分别为木兰花碱、甘草苷、斯皮诺素、槲皮苷、酸枣仁皂苷A、人参皂苷Rb3、甘草酸、甘草次酸。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安神滴丸治疗失眠的通路主要集中在物质能量代谢、神经保护、调节免疫系统、调节内分泌等,并筛选出7个和失眠相关的核心靶点,分别为APOE、ALB、BDNF、PPARG、INS、TP53、TNF。动物实验显示,安神滴丸能够增加小鼠睡眠率与睡眠时间,降低睡眠潜伏期。临床试验显示,安神滴丸能够降低PSQI量表总分。该研究揭示了安神滴丸的药效学物质基础及其潜在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药理作用,预测其潜在的抗失眠机制可能与调节失眠的相关信号通路有关,结果可为安神滴丸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