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8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0 篇 医学
    • 78 篇 临床医学
    • 6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 篇 特种医学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4 篇 工学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土木工程
  • 23 篇 理学
    • 18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6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6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农学
    • 4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1 篇 热应激
  • 8 篇 胸腺
  • 7 篇 排出量
  • 7 篇 高温
  • 7 篇 调查
  • 6 篇 摄取量
  • 6 篇 饮用水
  • 6 篇 危险因素
  • 6 篇 心理健康
  • 6 篇 氨基酸
  • 6 篇 脊髓损伤
  • 5 篇 精氨酸
  • 5 篇 维生素e
  • 5 篇 载银树脂
  • 5 篇 l-精氨酸
  • 5 篇 军队卫生学
  • 5 篇 创伤
  • 4 篇 中老年人
  • 4 篇 肛温
  • 4 篇 实验研究

机构

  • 171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16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15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13 篇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
  • 12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12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10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8 篇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
  • 7 篇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 6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
  • 4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3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3 篇 海军总医院
  • 3 篇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
  • 3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3 篇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 3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

作者

  • 51 篇 罗海吉
  • 29 篇 曹健
  • 28 篇 李焕三
  • 28 篇 邱仞之
  • 27 篇 卢晓翠
  • 25 篇 李洪才
  • 25 篇 叶卓明
  • 12 篇 叶建锋
  • 11 篇 邓红
  • 11 篇 吉雁鸿
  • 9 篇 高宁
  • 9 篇 孙峻松
  • 9 篇 俞守义
  • 9 篇 符振雄
  • 8 篇 熊静波
  • 8 篇 颜光宇
  • 8 篇 马杲
  • 7 篇 赵法伋
  • 7 篇 赵卫
  • 7 篇 杨学矛

语言

  • 2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一軍医大学軍队衛生教研室"
248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在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特异性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4年 第8期37卷 1188-1192页
作者: 江晓玲 贺竹梅 陈清 彭志强 祁瑜 俞守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 510275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广州 510515
利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E8启动子,将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ctb)用根癌农杆菌浸润法转入番茄植株,并使其在果实中特异表达,然后对试验小鼠进行口服免疫,研究转基因番茄果实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ctb基因在14株番茄植物基因组中被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收藏 引用
人民军医 2004年 第10期47卷 562-564页
作者: 刘胜军 陈立明 劳海苗 张超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 广东广州510515 第一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
目的 :研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某部2 0 0 3年特招入伍的 82名地方大学毕业生做问卷调查 ,并进行相关心理分析。结果 :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优于地方青年、军人常模、工科大学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补充L-Arg对高温下血清NO含量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补充L-Arg对高温下血清NO含量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
作者: 罗海吉 周爱军 第一军医大学热卫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 第一军医大学热卫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
探讨补充L-精氨酸对高温下血清NO含量和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1.在常温下补充精氨酸后第3天各实验组血清NO含量最高,第7天后基本稳定,补充组各个时间点都高于未补充组,其中补充精氨酸0.5g/***组各个时间点明显高于其他补充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降兵某部新毕业军官跳伞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04年 第5期25卷 575-576页
作者: 刘胜军 陈立明 张超 周美娟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 广州510515 第一军医大学统计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目的 了解空降兵部队新毕业军官跳伞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生理状况自评量表 (SCL- 90 )作为测试工具 ,辅以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新毕业军官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地方青年和军人常模 ,并与性别和生活满意度有关 ;男性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ARS冠状病毒S基因序列及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 第8期20卷 919-920页
作者: 何凡 郭新雄 赵卫 龙北国 江丽芳 张文炳 晏辉钧 胡族琼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 比较SARS冠状病毒各分离株S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差异 ,预测SARS -CoV的S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 利用Lasergene软件包中的EditSeq从 2 1株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截取S基因序列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然后用ClustalX软件对截取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番茄子叶外植体转化系统的优化
收藏 引用
云南植物研究 2004年 第1期26卷 118-120页
作者: 江晓玲 俞守义 贺竹梅 彭志强 祁瑜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目的 :对番茄子叶外植体的转化进行优化 ,为进行转基因番茄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 ,以子叶外植体的存活天数为观察指标 ,分别对农杆菌稀释浓度、浸染时间和转化方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在子叶预培养 2d、活化农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 第4期32卷 67-69页
作者: 彭力荇 万成松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葡萄球菌肠毒素按照血清学的方法可分为SEA、SEB、SEC13、SED和SEE等七个经典肠毒素。但仍有5%未知的新型肠毒素存在,其编码基因有seg、sei、sej、sek、sel等。葡萄球菌肠毒素也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 第1期30卷 21-23页
作者: 谭翰清 万成松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515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种嗜盐性细菌,属弧菌科(Vibrio)弧菌属,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虾类、贝类、牡蛎等海产品中.人多因食用被本菌污染而又未煮熟的海产品而引起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ARS冠状病毒E、M基因序列比较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 第2期32卷 10-13页
作者: 何凡 郭新雄 赵卫 龙北国 江丽芳 张文炳 晏辉钧 胡族琼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广州510080
为了比较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E、M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差异 ,分析E、M蛋白的可能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Lasergene软件包中的Editseq将E、M基因从SARS CoV全基因序列中截取出 ,再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用ClustalX软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安全性问题所引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医学与社会 2004年 第2期17卷 17-18页
作者: 江晓玲 贺竹梅 俞守义 彭志强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 广州510275
目前人们使用的疫苗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动物细胞组织培养获得。由于其生产工序繁琐、成本高、价格昂贵,故而在最需要疫苗的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应用困难很大。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