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28 篇 期刊文献
  • 1,02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5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17 篇 医学
    • 1,789 篇 临床医学
    • 78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9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15 篇 中西医结合
    • 14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8 篇 特种医学
    • 3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0 篇 中医学
    • 8 篇 口腔医学
  • 320 篇 工学
    • 147 篇 生物工程
    • 13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机械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软件工程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71 篇 理学
    • 255 篇 生物学
    • 8 篇 生态学
    • 6 篇 化学
  • 101 篇 农学
    • 93 篇 作物学
  • 31 篇 管理学
    • 25 篇 公共管理
  • 30 篇 教育学
    • 21 篇 教育学
    • 8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7 篇 文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3 篇 法学
  • 2 篇 军事学
  • 1 篇 经济学

主题

  • 331 篇 烧伤
  • 111 篇 大鼠
  • 100 篇 失血性休克
  • 94 篇 创伤
  • 72 篇 脓毒症
  • 51 篇 缺氧
  • 50 篇 细胞增殖
  • 47 篇 创面愈合
  • 44 篇 脊髓损伤
  • 43 篇 成纤维细胞
  • 43 篇 感染
  • 43 篇 休克
  • 42 篇 严重烧伤
  • 41 篇 创伤和损伤
  • 40 篇 心肌细胞
  • 40 篇 巨噬细胞
  • 36 篇 伤口愈合
  • 34 篇 小鼠
  • 33 篇 血管反应性
  • 33 篇 线粒体

机构

  • 1,120 篇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
  • 986 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 510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195 篇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 173 篇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 138 篇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
  • 100 篇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
  • 64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48 篇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
  • 48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44 篇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 43 篇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 40 篇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
  • 31 篇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
  • 30 篇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
  • 27 篇 重庆大学
  • 25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22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20 篇 重庆市疾病蛋白质...
  • 17 篇 重庆疾病蛋白质组...

作者

  • 340 篇 吴军
  • 316 篇 罗高兴
  • 304 篇 黄跃生
  • 273 篇 粟永萍
  • 218 篇 王正国
  • 217 篇 刘良明
  • 206 篇 贺伟峰
  • 199 篇 彭毅志
  • 198 篇 蒋建新
  • 184 篇 张连阳
  • 171 篇 梁华平
  • 146 篇 张小容
  • 142 篇 周继红
  • 140 篇 李涛
  • 136 篇 程天民
  • 121 篇 谭江琳
  • 120 篇 胡晓红
  • 115 篇 彭代智
  • 114 篇 彭曦
  • 109 篇 冉新泽

语言

  • 3,351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3357 条 记 录,以下是551-560 订阅
排序:
ISS与NISS LD50的获取及其在预测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15年 第1期31卷 70-74页
作者: 靳贺 邱俊 马迪辉 肖雅 刘政 刘雪媛 邓佳 张连阳 蒋东坡 周健 周继红 易东 严军 梁华平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 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 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庆400042
目的 获取中国汉族创伤患者ISS和新ISS(NISS)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探讨其对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来源于中华创伤数据库收录的6 542例汉族创伤患者进行Probit回归分析,获取ISS和NISS在不同年龄段的LD50值.再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基因修饰材料修复桡骨火器性骨缺损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 第47期19卷 7561-7566页
作者: 王建忠 李兵仓 任宝 高飞 李聪杰 刘伟 王晓冬 雷鸣 高文山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6研究室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400042
背景:骨缺损是导致火器性股损骨不连的首要原因,火器性损相对比较特殊。自体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均存在较大弊端,难以满足基层医院需求,采用具有良好血管能力、骨能力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火器性骨缺损将是一种理想的、可行的修复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预测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一种新评分系统:死亡预警评分的预测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年 第11期27卷 890-894页
作者: 刘雪媛 孙宇 高敏 肖雅 靳贺 陈淼 梁华平 陈涛 遵义医学院 贵州遵义563003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研究室重庆400042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贵州遵义563003
目的 提出一种综合预测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最佳评分指标死亡预警评分,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评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4例创伤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befradil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 第7期37卷 660-665页
作者: 游成姗 严军 李明 徐梓辉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 重庆400037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杜兰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重庆400037
目的初步探讨Mibefradil对高糖作用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瘤β细胞株(INS-1),将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11.1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药物组(11.1 mmol/L葡萄糖+1μmol/L Mibef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5年 第2期35卷 165-167,173页
作者: 邓晓蕾 冉新泽 王云贵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400038
在梳理程天民军事医学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包括军医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军事医学教育思想体系.该体系以发展军事医学作为核心主题,教育思想内容全面、层次清晰、相互联系,具有方向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脂氧素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15年 第1期31卷 91-93页
作者: 文爱清 滕方 蒋建新 张力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输血科 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2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织与细胞工程研究室
脂氧素是由Serhan等[1]在人类白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受体在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参与介导脂氧素生物学效应的受体包括脂氧素A4受体(ALX)、半胱氨酸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防御素调节腹盆腔放疗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年 第8期27卷 976-979页
作者: 冉曦 龙爽 冉新泽 王艾平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38
防御素作为内源性的抑菌/杀菌剂对胃肠道菌群平衡有重要作用,还可用来改善肠内菌群生态失调。放疗在杀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有较大影响,影响肠道屏障和肠内菌群平衡。而防御素有协同抗微生物活性和免疫应答作用,可改善腹盆腔放疗后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脊髓损致脑部结构功能重塑的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 第4期21卷 378-381页
作者: 冯东亮 张海鸿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 甘肃兰州市730030
近几十年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脊髓损后不仅脊髓本身发生病理变化,还可引起脑内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从脊髓损引起脑部神经细胞变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变化、脑内结构和功能重塑及其常用药物治疗的影响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有限元仿真和遗传神经网络的轿车-行人事故重构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 2015年 第2期30卷 125-130页
作者: 刘文君 李奎 苏森 王雪蕊 范箫翔 尹志勇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2 解放军第十五医院医务处 乌苏833000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400054
目的为充分利用轿车-行人碰撞中行人损信息对事故过程进行重构,提出采用有限元仿真和遗传神经网络逆向推导轿车-行人事故中碰撞参数的新方法。方法利用Hyperworks和LS-DYNA软件进行不同碰撞速度(25、40、55 km/h)和接触角度(背面、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 第3期23卷 344-349页
作者: 王莉 刘媛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400042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通过溶酶体清除自身受损细胞器和异常蛋白的过程。在神经系统中,从神经退行性疾病到神经创伤,自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神经细胞自噬发生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对全面了解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有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