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01 篇 期刊文献
  • 55 篇 会议
  • 44 件 标准
  • 2 篇 专利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2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9 篇 工学
    • 34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7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89 篇 农业工程
    • 18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40 篇 水利工程
    • 127 篇 城乡规划学
    • 8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9 篇 建筑学
    • 48 篇 矿业工程
    • 4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2 篇 土木工程
    • 3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05 篇 理学
    • 432 篇 生态学
    • 221 篇 海洋科学
    • 173 篇 地质学
    • 77 篇 化学
    • 59 篇 地理学
    • 53 篇 大气科学
    • 45 篇 生物学
    • 34 篇 地球物理学
  • 557 篇 农学
    • 43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3 篇 作物学
    • 41 篇 林学
    • 34 篇 水产
  • 283 篇 管理学
    • 229 篇 公共管理
    • 2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84 篇 经济学
    • 52 篇 理论经济学
    • 40 篇 应用经济学
  • 25 篇 教育学
  • 22 篇 医学
  • 15 篇 法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69 篇 重金属
  • 58 篇 土壤
  • 49 篇 生态修复
  • 41 篇 地下水
  • 31 篇 群落结构
  • 28 篇 环境因子
  • 27 篇 南海
  • 26 篇 数值模拟
  • 24 篇 土地利用
  • 23 篇 沉积物
  • 21 篇 影响因素
  • 21 篇 长江口
  • 20 篇 气候变化
  • 20 篇 生物多样性
  • 19 篇 岩溶
  • 19 篇 遥感
  • 18 篇 地理探测器
  • 18 篇 土地整治
  • 17 篇 生态风险
  • 16 篇 大型底栖动物

机构

  • 180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42 篇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
  • 124 篇 自然资源部大都市...
  • 76 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
  • 74 篇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
  • 71 篇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
  • 7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70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9 篇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
  • 67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66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66 篇 广西平果喀斯特生...
  • 65 篇 南京大学
  • 65 篇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
  • 62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60 篇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
  • 59 篇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
  • 57 篇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
  • 57 篇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
  • 54 篇 同济大学

作者

  • 35 篇 白中科
  • 30 篇 刘凯
  • 30 篇 寇有观
  • 28 篇 戴慧敏
  • 27 篇 任静华
  • 22 篇 许伟伟
  • 19 篇 董超
  • 19 篇 刘强
  • 19 篇 周伟
  • 18 篇 姜月华
  • 18 篇 李强
  • 18 篇 李振洪
  • 18 篇 刘斯文
  • 17 篇 王敏
  • 16 篇 罗为群
  • 15 篇 李文博
  • 15 篇 魏明辉
  • 15 篇 马超
  • 15 篇 陈彬
  • 14 篇 徐磊

语言

  • 2,2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
220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海域管理模式的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及连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4卷 45-52页
作者: 何彦龙 赵丽侠 姚炜民 刘守海 邓邦平 张亭亭 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 上海201206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实验室 上海201206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及其连通性对保护生物物种和维持局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长江口海域空间利用管理模式为基础,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景观连通性模型,研究长江口海域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固废材料土壤重构对土壤质量和龙葵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 第5期45卷 2608-2619页
作者: 梅振然 赵中秋 杨侨 贺莹 柏航 史孟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5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100035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北京100035
以粉煤灰、高炉渣、脱硫石膏、污泥、稻草秸秆、锯末为原材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匀后选用龙葵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盆栽试验.以农田土壤和某金属矿区废弃地污染土壤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和Mantel检验,分析不同配比下龙葵生长特性、重构土壤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历史水文调查资料揭示的上升流现象及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24年 第8期46卷 1-18页
作者: 夏华永 李锐祥 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 广东广州510300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510300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00
南海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琼东、雷州半岛东及粤东沿岸海域季节性上升流经常发生,且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处理了南海的历史水文调查资料时发现,除了直达海面的上升流频发区域外,还存在次表层上升流分布形态:强西南季风下,贯穿琼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印度洋南赤道海域悬浮体分布及成因
收藏 引用
海洋通报 2024年
作者: 陈亮 魏巍 许欣 谢安远 吴燕华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深圳海洋中心
开阔大洋悬浮体主要受表层浮游生物生长的影响,其浓度及组成反映了初级生产力的强弱及保存,是海洋碳储过程的重要组成分。通过在印度洋南赤道海域开展悬浮体调查工作,获取了19个站位悬浮体浓度、现场激光粒度、叶绿素及温盐等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亚湾西北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4年
作者: 张伟杰 王翔 马媛 许欣 陈际雨 张浩 何嘉铧 马玉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2010年和2019年在大亚湾西北分别开展了10个和15个表层沉积物站位调查,探讨了大亚湾表层沉积环境要素时空分布、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年Cu、Pb、Zn、Cd、Cr、Hg、As和有机碳的均值分别为32.8、41.3、120.4、0.2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印度洋底层水组成:来自表层沉积物Nd同位素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证据
收藏 引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5年 第2期45卷 68-78页
作者: 黄子钊 乔淑卿 金丽娜 李小艳 陈亮 刘强 殷征欣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61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237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 广州510300
作为全球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分,印度洋底层水是当前深水物质循环与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主要由南极底层水(AABW)和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组成。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印度洋表层沉积物Nd同位素、氧化还原敏感元素、TOC等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HY-1C和Landsat 8数据珠江口海域悬浮物遥感反演
收藏 引用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5年
作者: 栾虹 谢健 王平 赵明利 李明杰 姜广甲 叶立金 林纪江 黎远金 自然资源部南海海域海岛中心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自然资源部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
总悬浮物是海洋水色的重要物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传统的悬浮物监测方式耗费大、成本高、效率较低,急需要大面积、高分辨率、高频次的卫星遥感数据。本文利用实测数据结合HY-1C和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提出构建适用于珠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钛海洋资料浮标观测可行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科学进展 2025年
作者: 张金尚 周保成 林冠英 张新文 黄桦 孟强 张燕 翟荣伟 孙奇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南海海域海岛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针对我国现有浮标运维成本高、运行周期和服役年限短的限制,以及方位或内置磁罗经传感器受浮标磁场影响的难题,本文利用我国海洋浮标观测网中的MF14004浮标与全钛海洋资料浮标进行同海域同步观测,并对比分析主要观测要素。研究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年等一回——珍贵的红珊瑚
收藏 引用
海洋世界 2024年 第12期 17-22页
作者: 王伟娜 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
俗话说“千年珊瑚万年红”,说起红珊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红珊瑚历来被视为样瑞幸福之物,是历代宫廷权贵喜爱追捧的珍宝和装饰品,在东方佛典中珊瑚被列为七宝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红珊瑚质地坚密、色泽鲜艳,和珍珠、琥珀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湾东北春、夏季表层海水CO_(2)分压的24 h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23年 第3期45卷 14-26页
作者: 许欣 王翔 胡慧娜 向荣 蔡钰灿 刘长建 张伟杰 陈际雨 马玉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 广东广州510300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00 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 广东广州510300 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东广州510300
周日观测对掌握近海碳酸盐体系变化和海-气CO_(2)交换过程是必要的,有助于降低碳源汇评估的不确定性。针对北湾东北的英罗湾-安铺港海域,于2018年4月和8月利用24 h定点逐时采样观测了该区域表层海水碳酸盐体系及相关要素,分析了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