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 篇 管理学
    • 2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14 篇 经济学
    • 1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3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5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7 篇 法学
    • 4 篇 民族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4 篇 生态旅游
  • 3 篇 空间建构
  • 3 篇 民族文化
  • 2 篇 psr模型
  • 2 篇 游客感知
  • 2 篇 社会融入
  • 2 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 2 篇 秦汉
  • 2 篇 保护
  • 2 篇 旅游业
  • 2 篇 “文化产业化”
  • 2 篇 高质量发展
  • 2 篇 四川省
  • 2 篇 地方依恋
  • 2 篇 民俗旅游
  • 2 篇 建议
  • 2 篇 驱动机制
  • 2 篇 喀斯特景区
  • 2 篇 喀斯特地区
  • 2 篇 旅游影响

机构

  • 53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7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7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四川旅游学院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3 篇 四川省旅游学校
  • 3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2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2 篇 暨南大学
  • 2 篇 西安文理学院
  • 2 篇 华侨大学
  • 1 篇 齐齐哈尔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华大学
  • 1 篇 云南财经大学
  • 1 篇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 1 篇 潍坊学院

作者

  • 9 篇 薛熙明
  • 8 篇 张培
  • 7 篇 覃建雄
  • 6 篇 刘婧
  • 5 篇 李文路
  • 4 篇 阳宁东
  • 4 篇 张秦
  • 4 篇 郭英之
  • 3 篇 陈兴
  • 2 篇 罗绍明
  • 2 篇 刘波
  • 2 篇 朱谨
  • 2 篇 杨振之
  • 2 篇 邓文
  • 2 篇 丁美丽
  • 2 篇 叶文
  • 2 篇 邵政达
  • 2 篇 罗忠恒
  • 2 篇 肖利斌
  • 2 篇 王川

语言

  • 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流动的地方:旅游经营者主导下新都桥客栈的空间建构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 2025年 第1期40卷 37-44页
作者: 薛熙明 李瑶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成都610041
客栈作为移动系统的停泊点,是当前复杂多变的流动过程和空间关系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在流动性和地方性互动视角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从旅游经营者角度出发,对川藏线旅游交通停泊点—新都桥镇客栈的空间建构过程及意义展开实证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成都市新川创新科技园大山坡墓群M7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物 2025年 第2期 43-49+82页
作者: 艾雨蝶 朱影 乔栋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历史文化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对大山坡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7出土圆形龙纹铅饼1枚,是长江上游地区首次发现。该墓出土遗物还有陶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1993-2022年)——基于中英文期刊文献的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11期45卷 212-222页
作者: 薛熙明 喇明清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民族大学、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泸沽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典型代表。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梳理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的126篇中英文核心期刊文献发现,泸沽湖旅游研究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内对此研究经历了探索萌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4年 第6期15卷 98-108,140页
作者: 阳宁东 鲍黎丝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610100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促进非遗的活态化保护与创新性传承,也能够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有利于让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方丝绸之路对秦汉西南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历史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13卷 8-13页
作者: 王文斐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以四川、贵州、云南为中心的“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对推动秦汉西南夷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使用历史研究方法,即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考古材料的整理,研究秦汉时期南部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总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析明初辽东镇建制及其对辽东地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历史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13卷 21-26页
作者: 胡倚嘉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明朝建立后,为了维持辽东地区的稳定并顺应明初的政治形势,在辽东推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采用了卫所军屯制度来实施管理军政事务。文章基于相关历史文献,旨在探讨辽东地区设立的背景、管理体系及其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After the establ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效评估、关键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3期46卷 37-45页
作者: 蒋秀芳 钟洁 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610039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研究整合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理论、社区参与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民族“三交”理论,构建综合性模型,可以更好地探究旅游促进民族“三交”的成效和影响机制。对川西民族地区和湖南张家界居民的抽样调查发现旅游在促进民族“三交”方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2年 第8期13卷 126-135,166页
作者: 智凌燕 刘兴全 崔晓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当前互助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三种融合模式:延展式、重组式和渗透式。调查发现这些发展模式呈现出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初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丰富、产业模式多样化等存在样态,但又面临着诸如文旅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18国道川藏线骑行者的流动性体验与身份认同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0卷 23-30页
作者: 薛熙明 谭钤才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广东深圳518053
骑行者作为近年出现的旅游人群,其独特的流动性体验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但研究者尚未聚焦到骑行者的身份认同问题,尤其是他们在骑行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的演进过程。通过对318国道川藏线骑行者网络游记的内容分析发现,随着各路段景观和骑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旅游经营者的地方依恋与客栈空间建构——新都桥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 第6期 48-54页
作者: 薛熙明 谭钤才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00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广东深圳518000
主体的地方感知对于旅游地空间建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川藏线自驾游重要节点新都桥镇为案例地,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客栈经营者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客栈空间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本地经营者通过高商业环境依赖、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