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文学
    • 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美术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23 篇 人格形态
  • 2 篇 外源人格
  • 2 篇 超越
  • 2 篇 君子
  • 2 篇 孔子
  • 2 篇 《论语》
  • 1 篇 李泽厚
  • 1 篇 塑造
  • 1 篇 依赖性
  • 1 篇 狂放
  • 1 篇 才能
  • 1 篇 语言叙述
  • 1 篇 抱负
  • 1 篇 性格特征
  • 1 篇 人格理想
  • 1 篇 文化人类学家
  • 1 篇 典型特征
  • 1 篇 贾宝玉
  • 1 篇 行为
  • 1 篇 普通民众

机构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华儒学会
  • 1 篇 河南省南阳师范学...
  • 1 篇 国际儒学联合会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 篇 浙江工业大学
  • 1 篇 中国史学会
  • 1 篇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
  • 1 篇 江苏省行政学院
  • 1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宝鸡文理学院
  • 1 篇 安徽行政学院
  • 1 篇 雁北师范学院

作者

  • 1 篇 陆霞
  • 1 篇 李小红
  • 1 篇 江雪莲
  • 1 篇 张冉冉
  • 1 篇 赵莱静
  • 1 篇 刘小兵
  • 1 篇 杨国荣
  • 1 篇 王黎
  • 1 篇 刘殿祥
  • 1 篇 明秀
  • 1 篇 张新民
  • 1 篇 汪济生
  • 1 篇 徐永斌
  • 1 篇 任国华
  • 1 篇 王秀林
  • 1 篇 zhao laijing
  • 1 篇 杜洪毅
  • 1 篇 刘芳念
  • 1 篇 单波
  • 1 篇 王磊

语言

  • 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人格形态"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天地之逸气,人间之弃才”——论贾宝玉的“名士”人格形态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年 第3期31卷 136-142页
作者: 王秀林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100081
曹雪芹对魏晋名士之生命的本质意义有深入的理解和体悟,故在《红楼梦》里着意塑造了贾宝玉之典型的名士人格。宝玉的名士人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宝玉背离世俗的常规常矩,不守礼法,任情放荡;宝玉是情痴情种,魏晋名士所谓"情之所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作为权力意志的人格形态——对尼采哲学中三个象征性人物的分析
作为权力意志的人格形态——对尼采哲学中三个象征性人物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芳念 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该文根据尼采的著作的特点,以他作品中出现的三个重要的象征性人物(狄奥尼索斯、查拉斯图拉、超人)为切入点来对尼采的思想进行分析.论文着眼于将这些人物与尼采著作中出现的其他象征物进行比较,同时也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异同,在这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格形态测试
收藏 引用
八小时以外 2010年 第9期 124-124页
多重性格,是一个医学上的名词,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双重人格。典型特征为平时并无反常,一但受刺激或出现某种诱因。会一反常态地与平时判若两人。多重性格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或许只是你不知道。或许只是你不严重。想知道自己是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概率事件对因果关系认知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3年 第5期26卷 914-914,911页
作者: 邵志芳 张璐璐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上海200062
1引言
来源: 评论
自我图式、他人评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03年 第5期26卷 910-911页
作者: 任国华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关于人格发展的几种观点1.1经典精神分析论中的人格发展观Freud认为,人格发展是沿着所有人从出生到成人所经历的若干先后有序的阶段而前进的.
来源: 评论
市场经济与人格美塑造——关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塑造人格美问题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02年 第4期 71-83页
作者: 汪济生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现实的人格形态不是乌托邦式的虚构 ,它是只能孕育、成长、定型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看 ,市场经济并不具有促使社会道德、人格形态大规模滑坡的机制 ,毋宁说 ,它会提供给社会的是一个远比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形态更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君子人格: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20年 第5期 28-32页
作者: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作为传统的人格形态,君子的具体规定,首先通过与小人的比较而得到展示,这种对比主要侧重于道德上的划界,突出君子这类人格所具有的道德内涵。具体而言,君子是在道德上应当加以肯定的、具有正面意义的人格形态,与之相对的小人则表现为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儒学与基督教人格论的政治伦理学解读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6年 第7期 107-111页
作者: 江雪莲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儒家学说与基督教所提倡的人格形态在表面上似乎是迥异的:儒学提倡刚健与自为,注重弘扬个体的主体性;而基督教提倡谦卑与救赎,强调个体的无助与依赖性。然而,这两种不同基调的人格论所包含的道德价值和政治伦理却在学理上互相契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徐渭浪漫主义书风形成之因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08年 第7期 100-102页
作者: 徐永斌 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明代中晚期随着启蒙主义思想的崛起,批判思潮的深入,徐渭以其强烈的叛逆个性和反杈意识,突破性地创造出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书风。这种浪漫书风与明代的心学精神内涵以及徐渭自身奇异人格形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来源: 评论
公民教育的伦理透视
收藏 引用
教育评论 2014年 第9期 90-92页
作者: 黄亚娟 宝鸡文理学院 讲师宝鸡721016
公民、公民教育是发端于西方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特别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拓展,公民教育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天的公民教育不是特属于某一种文化、某一国家的专利性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