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sequencing,CNV-seq)的产前诊断指征分布及异常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产前CNV-seq的17994例孕妇。根据CNV-seq产前诊断指征分为...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sequencing,CNV-seq)的产前诊断指征分布及异常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产前CNV-seq的17994例孕妇。根据CNV-seq产前诊断指征分为胎儿超声异常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高风险组、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简称唐筛)高风险组、不良孕产史组和高龄妊娠组。总结CNV-seq的产前诊断指征、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中的致病和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及异常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94例孕妇中胎儿超声异常、NIPT高风险、唐筛高风险、不良孕产史、高龄妊娠的比例分别为32.65%(5875/17994)、11.90%(2142/17994)、31.62%(5690/17994)、11.70%(2105/17994)和12.13%(2182/17994),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0.60%(623/5875)、34.64%(742/2142)、4.69%(267/5690)、2.99%(63/2105)和3.67%(80/2182)。总体异常检出率为9.86%(1775/1799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68.79%(1221/1775),以21-三体为主(49.30%,602/1221);染色体结构异常占31.21%(554/1775),其中致病和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分别占57.76%(320/554)和42.24%(234/554),包括416个微缺失和255个微重复。在胎儿超声异常组、NIPT高风险组和高龄妊娠组,染色体数目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结构异常检出率[6.81%(400/5875)与3.80%(223/5875),χ^(2)=53.10;27.96%(599/2142)与6.68%(143/2142),χ^(2)=338.40;2.43%(53/2182)与1.24%(27/2182),χ^(2)=8.61;P值均<0.01]。微缺失中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Xp22.31(12.74%,53/416)、22q11.21(7.93%,33/416)和17q12(5.77%,24/416);微重复中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22q11.21(14.90%,38/255)、17q12(3.53%,9/255)和7q11.23(3.53%,9/255)。结论CNV-seq产前诊断指征中胎儿超声异常占比最高。CNV-seq总体异常检出率较高,尤其是以NIPT高风险为产前诊断指征者的异常检出率最高。染色体结构异常中Xp22.31微缺失和22q11.21微重复检出频率较高。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当归-黄精药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活性成分、靶点通路,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对当归-黄精的化学成分和靶点进行预测,搜寻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 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 GKB)和疾病基因网络数据库(Dis Ge NET)预测单纯性肥胖相关靶点。对药物与疾病的靶标基因取交集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寻找核心基因。采用生物信息数据库(DAVID)数据库和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及其作图。应用Auto Dock 1.5.7软件对排名前5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的方法建立单纯性肥胖模型,当归-黄精给药10周,给药量为当归(2.06 g·kg^(-1))、黄精(2.06 g·kg^(-1))、当归-黄精(4.11 g·kg^(-1)),模型组小鼠予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脂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观察肝脏和脂肪细胞的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 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当归-黄精治疗单纯性肥胖可能是通过其主要化学成分MOL009760(西伯利亚苷A_qt)、MOL003889(甲基原薯蓣皂苷_qt)、MOL009766(白藜芦醇)、MOL006331(4′,5-二羟基黄酮)、MOL004941(黄芩素)影响核心靶点EGFR、STAT3的蛋白表达,进而调节PI3K/Akt、JAK/STAT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质量、体脂重、血清中TG、TC、TNF-α、IL-6、瘦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EGFR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TAT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模型小鼠肝组织结构紊乱,有明显的脂肪空泡,胞质疏松,脂质积累,脂肪变性;模型组小鼠白色脂肪(WAT)和棕色脂肪(BAT)中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增大,单位面积细胞数量减少,形状不规则。与模型组比较,当归-黄精组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体脂重、TC、IL-6、TNF-α、瘦素、EGFR m RNA表达水平(P<0.01),TG明显降低(P<0.05);STAT3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肝细胞异常结构明显改善,脂肪空泡体积明显缩小及数量显著减少,肝细胞形态向正常组接近;脂肪细胞的直径明显变小,单位面积脂肪细胞数目变多。结论:当归-黄精能通过关键的活性成分影响EGFR、STAT3等靶点蛋白的表达及调控PI3K/Akt、JAK/STAT等信号通路,修复损伤的肝脏和脂肪细胞,缓解小鼠肥胖疾病的进展。
暂无评论